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7 道试题
1 . 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童心说”,并将“童心”与“闻见道理”对立起来。他说“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这里的“闻见道理”本质上是指(       
A.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B.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C.近代民主启蒙思潮
D.儒家民本仁政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学者张海鹏提出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三点原则:第一,不能将其看作传统的农民起义,要关注其鲜明的近代风格;第二,不能全盘否定;第三,注重其推动历史的作用。下列史事符合第一条原则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社会财富B.抗击英法洋枪队执行反帝的任务
C.席卷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D.《资政新篇》提出新社会经济政策
3 .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化。地主们可以卖出不需要的土地,换取金钱、饰物等,奴隶们也可用积蓄买得自己的土地,为自己劳作肯定更加尽心尽力,劳作好的,还可以减轻甚至免除赋税。这一变法举措(       
A.致使重农抑商政策得以确立B.加速了宗法关系的瓦解
C.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D.冲击了秦国传统贵族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A.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B.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6 . 汉初以刑名黄老之学为政治措施之最高指导原则,是西汉初年最高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因文帝皇后窦氏坚持黄老之学,景帝时的大儒辕固生险因刺豕而死,武帝时的赵绾、王臧(均为儒生)则因而自杀。这反映(     
A.阶级斗争复杂性与残酷性B.思维固化不利于社会发展
C.意识形态符合现实的需要D.儒学在哲理上思辨化不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60年工业产量排名1234
1890年工业产量排名2431
1910年工业产量排名34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245

1926和193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税表(单位%)

   

——摘编自(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

材料二 世界大战发生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孕育: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使世界形成对建立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

——摘编自《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反思》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整体性世界的形成与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这一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3-07-06更新 | 17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360年,英国议会批准法令:在英格兰任何地区,无论该地区是否享有自治特权,所有的度量标准,均应符合国王的标准如有需要,国王可随时派遣法官前往各郡,调查、听审、判决相关案件,并就所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由此可见,该法令(     
A.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有利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C.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力D.实现了英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9 . 南朝梁的最高统治集团中,属高门士族的占到85%。侯景之乱后建立的南朝陈初年,由少数族酋帅或寒族出身的皇族成员或将相大臣有20人,占其全部的87%。这说明侯景之乱(     
A.彻底摧毁了门阀士族B.破坏了南朝社会结构
C.推动了南北形势逆转D.加剧了统治集团矛盾
10 . 阅读某同学的读书卡,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书名摘编内容
胡适《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1922年)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是:人人能以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人人能看平易的古书;人人能做文法通顺的古文;人人有懂得古文文学的机会。
徐复观《中国人的耻辱,东方人的耻辱》(1961年)胡适由过分的自卑心理,发而为狂悖的言论,想用诬蔑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方法,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向西方人卖俏,因而得点残羹冷炙,来维持早已掉到厕所里去了的招牌。这未免太脸厚心黑了。
唐德刚《胡适杂忆》(1996年)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开风气之先,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熟读近百年中国文化史,群贤互比,胡老师是当代第一人。
吴根友《简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的“历史观”》(2013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来,学术界对胡适的整体评价逐渐由负面转向正面,进而更加全面,对其“历史观”学术价值与产生的问题分析,也趋于客观。

(1)指出《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的史料类型并评析其价值。
(2)指出徐复观、唐德刚、吴根友三位学者对胡适评价的倾向,结合史实简述各自的依据。
2023-07-06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