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普鲁士王国的城市化水平
年代总人口(百万)城市数量(座)城市人口(百万)城市化率(%)
187525.69151710.3640.3
189029.96172614.5148.4
191040.17216724.6961.5
该表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交通运输业的快速进步B.城市人口数的明显增加
C.西方代议制的逐步完善D.电气化革命的大力推进
2 . 历史工作者在河南淇水沿岸发现了11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千米范围内,发现69处聚落遗址。这些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聚落,规模上有数千或数万甚至数十万平方米不等,而且地域空间上的房屋聚合性极为明显,富有典型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文明发展受到农业的影响
B.城市建设已经形成定制
C.社会初步出现阶级的分化
D.早期国家形态发展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发现的大批铸于7世纪至11世纪的穆斯林硬币,证实了穆斯林商人同北方国家的贸易。如此广阔的贸易交流,促进了银行业的高速发展,结果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分行,在巴格达开的支票,可以在摩洛哥兑现。”材料反映了(     
A.法兰克王国金融发达B.拜占庭帝国贸易范围已达北欧
C.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D.奥斯曼帝国扩张促进经济发展
4 . 【近代德国女子教育】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不少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贬低和蔑视女性的观点。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有精神勇气及发展潜能,同样需要人类文化精华的陶冶。这一思潮推动了妇女教育状况的改善。这一时期女子教育除教授宗教教义、历史、地理、音乐、绘画、舞蹈、伦理道德之外,还强调所有班级的女孩都要接受家务和女工培训。

17至18世纪“全民教育”的呼声在德国响起。由于启蒙运动中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推动,大量杰出的新女子学校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的女子学院以家政艺术为基础,教授女孩们有用的艺术和科学,但主要是为了让她们学会持家及信仰上帝。除了掌握适当的家务管理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讲清晰而优美的德语,懂得绘画艺术、音乐、演讲、伦理学、历史,以及算术、测量和天文等。“妇女图书馆”体现了资产阶级妇女教育观,其目标是培养资产阶级妇女全面而通晓事理的素养,并为妇女参与社会交流活动拓展道路。

女子教育推动了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女权主义者也强调男女教育权利的平等。

工业化时期德国的女子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经过较长的发展历程,德国初等教育的普及逐渐实现,逐渐形成了范围广泛的公立学校系统,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课程设置都有明显的改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批女性走上工作岗位,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女子职业教育也大力发展起来。

——摘编自张颖《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近代德国女子教育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德国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4-05-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丹麦于1792年通过政府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美国国会从1794年到1802年通过法律禁止美国公民和船只参与奴隶贸易:自1814年起,英国政府与几乎所有海上大国都缔结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双边条约。最终导致荷兰于1814年、法国于1818年、西班牙于1820年、葡萄牙1836年先后废除了奴隶贸易。这主要是由于(     
A.非洲黑奴的持续斗争B.人道主义思想的盛行
C.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5-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商业与文化】

材料一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资本的实力和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许多商人在“士”这个传承儒家文化政府后备官僚的阶层面前,不再自惭形秽,而是开始平等的对话。“良贾何负闳儒”的观点显示出这一时期商人的自尊和自信。然而从“儒商”、“士商”、“绅商”在明清时期的出现以及当时商人的价值取向来看,明清时期的商人似乎并不仅仅满足于治生获利,而是有着比较强烈的道德要求和精神向往。

——王燕玲《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官商关系》

材料二   在新的时代里,财富被认为是虔诚的象征。即便是富人也仍需要努力工作,拥有财富并且不随意挥霍成为一种新的道德标准。清教徒们既反对贵族浮华奢侈的生活,也厌恶暴发户挥金如土,但是对中产阶级的节制有度和自力更生给予了极高的伦理评价。所以,资本家们坚信自己像中产阶级一样自律而勤奋地工作,没有污点地合理使用财富,就会受到上帝的恩宠。这样的道德准则下,自然也收获了极大一批追求上帝恩宠而勤奋工作的劳动力。

——来庆滢《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解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士”“商”的关系并分析其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的道德标准”的内涵并分析其影响。
2024-05-3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对李鸿章形象的历史叙述。这说明(     
李鸿章形象形象特点出处
社稷重臣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志节之士。赵尔巽《清史稿·李鸿章传》1927年
卖国贼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5年
近代化代表人物之一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李时岳《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1980年
A.历史事实具有多样性特征B.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事实依赖于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具有一定随意性
2024-05-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欧中世纪后期,一些城市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等方式得到一定的自由和自治权利。如保障人身自由和贸易自由,批准城市自治,减免赋税劳役,授予初级和高级司法审判权等。由此可见,西欧的城市自治运动(     
A.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的彻底瓦解
C.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D.导致市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
2024-05-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组织公社选举的宣传中,一份通知强调巴黎“享有自治的权利,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事务”。另一份选举布告也指出:“巴黎人民取得了全部政权……从而为共和国的其他城市做出表率。”类似布告和声明在公社存续期间还发布有很多。这表明巴黎公社(     
A.赢得法国民众的普遍支持B.成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C.成为其他城市自治的表率D.构建全国统一政权的美好愿景
2024-05-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马丁·路德着眼于人世生活的社会政治维度提出了“两个国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上帝创造了两个不同的国度,即精神国度与世俗国度。基督徒同属两个国度的公民:在精神国度中通过对基督的认信接受上帝之爱并爱上帝:在世俗国度中通过在不同角色中的服侍(家庭、职业场所、教会、国家)来爱邻人。该理论(     
A.竭力维护基督教上帝权威B.冲击了罗马教会统治权威
C.蕴含理性主义的时代气息D.导致欧洲政治局面的分裂
2024-05-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