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查士丁尼法赋予妻子享有绝对的嫁资请求权,并具备优先于债权的效力。此时的嫁资实际上是一直用益权性质,丈夫只享有对嫁资的用益权,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后,丈夫应该将嫁资退还给妻子,妻子最终享有嫁资的所有权。罗马法的这一规定(     
A.强化了司法实施的成效B.呈现了形式主义特征
C.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D.贯彻了公平正义理念
2024-05-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中原的不少遗址如泉护村、大河村、西高崖、下王岗、下集等都发现了稻作遗存,当时中原地区呈现粟、稻兼种局面。这一变化(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反映了原始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呈现了二战后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贸易谈判概况。据此可推知(     
谈判地点年份谈判主题参与国家和地区数量
日内瓦(3次)、阿纳西、托基1947-1961关税126(含历次谈判中重复出现的国家)
日内瓦1964-1967关税和反倾销措施62
东京、日内瓦1973-1979关税、非关税措施、框架协议102
日内瓦1986-1994关税、关税措施、规则、服务、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纺织品、农业、WTO成立等123
A.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碍B.霸权主义决定参与国家的数量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参与国家存在多元利益的博弈
2024-04-16更新 | 374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材料评述的这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A.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B.折射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C.说明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2024-04-09更新 | 528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广东·期末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全球化动力机制的变化”的课题时,制作了以下示意图做为学习成果,准备进行展示。

第一次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示意图(1914年之前100年)
请你做为学生评委,结合所学对该示意图进行评析。(要求:可以赞同或提出修改建议,并加以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2024-04-06更新 | 3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中国1981~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变化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对外开放全面走向世界B.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倍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0年4月,陈毅在讲话中指出“处于新民主主义管理之下的上海”,依靠国内的充分供应,“物价转入稳定,脱出通货膨胀的苦海”。他指出通过这场风波,“上海正在起变化”。陈毅的讲话(       
A.成为“米棉之战”的指导思想B.强调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助力了上海公私合营的开展D.肯定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传统中国,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在组织结构上都以宗法关系统领,也就是“家国同构”的格局。反洋教运动在“庚子国变”期间达到巅峰,正由于乡民的思维意识在“家国一体”和“忠孝合一”的精神架构中完成了由“家”到“国”的转变,继而从“保家”意识发展为“卫国”行动。这一变化(       )
A.加快了辛亥革命的爆发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力D.反映了民众国家意识的觉醒
2024-03-07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百年以来,则是旷古未有的一个大变局,……这一个大变局是什么变局呢?原来就是民族自信的大实验期。……在只觉得坚甲利兵不行的时代,我们犹可以自己的哲学与艺术自慰,我们的态度还是在鄙夷着,到了觉得声光化电也不行的时代,我们就只有让步了,但让也只让半步,这就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觉得连义理词章也不行了时,于是整个让步了,因而有所谓“全盘西化”。“全盘西化”的主张之出现,就证明是我们自信力的丧失之达于极峰。

——摘自李长之《中国文化运动的现阶段》(1942年)

材料二   在这个伟大的民族艺术宝库面前,我感到深深内疚的是,自己在漂洋过海、旅居欧洲时期,只认为希腊、罗马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世界文艺发展的高峰,而对祖国伟大灿烂的古代艺术却一无所知。今天,面对祖先遗留下来的稀世珍宝,才如梦初醒,追悔莫及。

——摘自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结合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言之成理)
2024-03-07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共中央1947年10月10日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等措施,这些措施(     
A.巩固了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B.配合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C.使解放区农民获得政治、经济上解放D.为新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