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近期,美国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相关数据,并表示如企业不愿交出,则会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迫使他们分享信息。材料反映了
A.世界经济已完全融合B.合作取代对抗
C.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D.经济霸凌主义
3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021-09-26更新 | 459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卷
4 . 1871年,巴黎公社颁布法令:统计被遗弃工厂的数目,拟定工人协作社的章程,规定把工厂转让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以及应向厂主交付的赎金数额。这反映了
A.旧式的国家机器依旧未被粉碎B.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C.公社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本确立
2021-03-28更新 | 628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普通高中2022-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1-0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卷
6 . 研究性试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并领导广大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斗争:①组织东北人民抗战②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③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⑤取得平型关伏击战胜利⑥发动百团大战。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国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将编号填入适当位置)
类别
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文件抗战以来八路军的首次大捷八路军进行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编号

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各服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十四年抗战"不仅对8年全国抗战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肯定了 6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十四年抗战”来叙述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仅能够涵盖卢沟桥事变之前爱国军民所进行的抗争,比如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等重要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并领导广大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确立“十四年抗战”,更能完整地审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密切关联,更能完整地体现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重大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确立“十四年"的重大意义》


(2)简要分析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原因。
2020-1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18年12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高产粮食类作物和一些用于市场变换的经济作物种植也增多起来,如番薯、玉米、烟草、花生等,手工业中,治铁、棉纺、丝织、陶瓷等行业有了很大发展。……这些产品主要面向市场而不是供自己消费。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1959年城市居民粮食定量下降,粮食供应种类减少,肉类、白糖、麻酱、香烟、火柴、煤、柴等日用品陆续发票供应,城市每户有户口本、粮食本、副食品本、煤本等各种本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进入千家万户。这种变化的普遍性是近代以来所没有过的,变化直接源自于市场经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满足了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优胜劣汰。今天我国轻工业产品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市场,“离开中国制造的日子”。在美国似乎已不大现实了。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代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消费市场出现的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对近代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消费市场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0-11-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18年12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8 . 研究性试题

材料一       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主,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 ,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一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以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道路中,对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的地方和理论:
①井冈山     ②南昌   ③瑞金   ④延安   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填写下表(将序号填入适当位置)
重大历史意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新的革命道路
序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每次理论创新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上,我们应该怎样坚持理念自信、道路自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C.提倡提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D.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2019-04-21更新 | 80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