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时,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28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汉代统治者的上述做法旨在
A.加强儒学独尊地位B.推进以礼入法
C.维护社会伦理秩序D.创新基层教化
2022-05-25更新 | 797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帝国与霸权近代,新的国家间体系重新划定了全球的地缘政治模式,并且以接替发生的霸权周期和新形式帝国建构为特征。霸权将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优势同时赋予一个国家。如表为对英国霸权周期和美国霸权周期的描述。

英国周期美国周期
霸权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法国对抗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德国对抗
第二次工业革命
霸权突破19世纪上半叶
军事和商业胜利
20世纪上半叶
军事和商业胜利
霸权巅峰19世纪的第三个四分期
自由贸易
伦敦金融中心
20世纪的第三个四分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
纽约金融中心
霸权衰落19世纪的最后一个四分期开始
国际竞争
对抗增加
帝国主义(美国和德国)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四分期开始
国际竞争
对抗增加
新自由主义(日本和中国)

——【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英国霸权周期与美国霸权周期的异同。
3 . 如表为1970-1971年的《简氏舰船年鉴》所载的美苏两国在大型舰艇方面的力量对比。由此可见当时
类别比例
大型航空母舰33∶0
巡洋舰33∶25
核动力潜艇93∶75
驱逐舰195∶100
常规动力潜艇64∶320

A.美国企图以高科技军备竞赛拖垮苏联
B.苏联有能力对美国海军进行遏制
C.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仍处劣势地位
D.美国基本上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2022-05-25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平凡的世界》描写了西北农村从1975年到1985年间的社会变革,真实地重现了中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题的改革大潮。小说描写了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等人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发展及思想成长过程,通过小说的论述,给读者带来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编自杨效砼《小说<平凡的世界>的社会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平凡的世界》所描写的中国社会变化加以阐释。
2022-05-25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59条如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该犯之本国未与中国订立条约,或未遣领事官驻扎者,该犯由中国公堂拘拿,审讯得实,即按中律治罪。

260条前条所知之外国人,在中国欠债且被中国人控告者,中国公堂有审判此等案件之权。

——1906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使北洋政府收回了德、俄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战后,德、奥、匈、苏取消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北洋政府先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提出裁撤领事裁判权,但未成功。国民党一大宣布:“一切不平等条约……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1927年,北伐军占领长江流域,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被国民政府收回。

材料三   192879日,国民政府宣布“在外华人应受中国法律之支配及中国法院之管辖……193011日起生效”,并制定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等法律,为废除领事裁判权做准备,遭到各国推诿后计划延期至1932年元旦执行,又因日本侵华而告中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宣布废止日本、德国、意大利的在华特权。1943111日,中美、中英新约签订,宣布英、美撤废在华领事裁判权与在华租界,但中国不得取消或追究其在华不动产权利,其后其他国家纷纷签订类似条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清政府做出这一法律规定的原因。
(2)你如何评价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上述行为。
2022-05-25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海疆经略梳理表

阶段内容
公元前6世纪前夏朝国王后芒“东狩于海,获大鱼"(《竹书纪年》);海上航行的篷.桅、帆已经具备。
安阳商代遗址出土了东海和南太平洋的海贝、海螺和鯨骨。
西周时,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春秋时,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说苑》),孔子曾想“乘桴浮于海”(论语》)。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秦始皇先后到芝罘、成山、碣石等海港巡视:秦朝时可建造载重量为30吨的大船;(史记)记载秦始皇派徐福出海,今日本本州岛有徐福墓与徐福祠。
西汉时,大船有冲锋舰,战舰、快船、侦查舰等;西汉与印度、斯里兰卡曾通过海路交往。
三国时期,东吴派朱应、康泰率船队历时六年远航至印度、斯里兰卡“百数十国”,朱应作《扶南异物志》,康泰作《吴时外国传》。
东晋时期,高僧法显独自从斯里兰卡出发,搭乘海船回国,著《佛国记》。
公元5世纪末至15世纪.隋炀帝派人与东南亚各国建立交通、贸易关系。船有五层高。
唐朝有广州、交州(越南顺化东南部)等海港,其中,交广线担负南洋和印度洋国家的贸易,远达红海,并在广州设“市舶使”。唐朝工匠还改进了船舵,发明了水密隔舱,能利用季风驶船,船长达60米,能载六七百人。
宋代所造防沙平底船载重量有500吨至800吨,已使用船坞造船,航海时“舟师……晦观指南针”,并在苏门答腊,马尔代夫设贸易基地与贸易站,《岭外代答)中记载与我国通商者有50多国。
元代,规船构造,载重量等“冠绝千古”,泉州“梯航万国"。相传,汪大渊东至澳大利亚,西至地中海,西南至莫桑比克海峡.鯿成岛夷志略》。
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郑和航海图》,撰写了《瀛涯胜览X西洋番国志)等。

——摘编自李永采《海洋开拓争霸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航海业发展的特点。
7 . 1950年,美国主持成立“自由欧洲委员会有限公司”,拨出1000万美元成立自由欧洲电台。在短短几年里建立了29个播送站,用16种语言广播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美国此举意在
A.推进实施马歇尔计划B.抵制共产主义
C.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D.加强国际交流
8 . 1787年宪法的起草者麦迪逊说:“(礼仪)越简单,我们在言行举止上就越是共和国人,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国家尊严。”杰斐逊也认为“必须扔掉君主制和贵族社会制度所有的浮夸礼俗”。这反映出二者
A.极为推崇罗马的共和制B.希望建立共和政体
C.对联邦的建立充满担忧D.政治见解截然不同
9 . 近年来,中国开始通过承办世博会、世园会、冬奥会等诸多大型国际活动,让更广泛的受众认识了日新月异的中国,塑造一个和蔼可亲,有着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强大的现代工业和科技能力的国家形象。这一举措反映出
A.我国多样化的外交政策B.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
C.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推进D.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0 . 1950年7月,新中国贸易部召开全国进出口会议,决定采用国家和私人互相补充、公私兼营等灵活多样的外贸形式和方法,把进出口商品统一协调领导起来。这反映出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存在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至关重要
C.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2022-05-25更新 | 39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