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民族是一个“自发”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国的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传入之后。除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外,在清末经常使用的还有“种族”一词。但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种族”往往用来指某一族类,如满族等。1917年,李大钊发文指出五族是辛亥革命特定时期的产物,现今五族的文化早已渐趋于一致,而又共同生活在统一的民国之下,所有五族和其他各族都应统称为“中华民族”。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倡“国族主义”,中国共产党则主张应遵循列宁主义“民族自决权”学说。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将其改成“”民族区域自治”,主张中华民族内各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对外的自主与国家独立。

——摘编子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话语下的“民族”“种族”和“国族”》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2021-04-25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历史学习中有两个概念经常发生混淆,即“历史记录”与“历史存在”。如成吉思汗幼子孛儿只斤·拖雷,于1232年去世,这是“历史存在”。但关于其死因,《蒙古秘史》《元史》《史集》以及《世界征服者史》都有不同的记载,大体可分为“代死”说、“病死”说和“被害”说,这些是“历史记录”。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历史存在因年代的久远而无法考证
B.历史记录充斥着人的主观性而不可信
C.历史存在会因历史记录的差异而扑朔迷离
D.对历史记录的研究必定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2021-04-2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1918年4 月,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 年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他刻苦自学法文,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比较早地得出“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是现世革命唯一制胜的方法”的结论。1920年9 月,蔡和森明确地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他关于成立共产党的提法明显地早于其他早期领导人。此外,蔡和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1922年,蔡和森在中共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明确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等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

——摘编自王相坤《中共创立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解读——蔡和森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和森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4 . 对下表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年份197819902008
产业结构
GDP占比
农业28.227.111.3
工业47.941.348.6
服务业23.931.640.I
分配关系占比
国家收入33.921.514.1
企业收入11.19.128.3
居民收入5569.457.6
城镇人口占比
城镇人口17.926.445.7
所有制经济
工业产值占比
公有制10081.569.3
非公有制018.530,7

A.从产业结构来看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B.分配结构从平均分配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城乡结构从城乡分割到实现城乡一体化
D.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1-05-26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1届高三5月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5 . 下图是《德国的对外扩张(1938~1939年)》。对此图的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此时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B.德法处于“奇怪的战争”阶段
C.此图可示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D.苏德爆发战争使二战规模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描绘东汉时期集市活动的画像砖,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时业已打破坊市管理制度B.此图着重描绘边境贸易盛况
C.此时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D.此图可用来印证“光武中兴”
2021-05-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十)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何时闭幕?史家们依据档案资料及当事人回忆共提出了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和8月5日六种看法,2018年嘉兴市委宣布经过史学家缜密研究确定一大闭幕日期为8月3日,其论证主要依托四条线索:一是7月31日代表行踪;二是8月1日嘉兴刮巨风事实;三是广东代表乘新宁轮4日离沪;四是沪杭甬铁路时刻表及会务细节的合理推断。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的历史谜底将被一解开
B.档案史料比其他史料更加可靠
C.历史是讲证据的学科,想象和推断都是不被允许的
D.史料实证讲究完整的证据链,孤证不立
2021-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王家范指出:“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由秦开创的大一统体制则脉相承,分久则必合。然追究秦制,由涓涓之流汇成江河,实为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其变由来已久。”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B.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
C.商周封建是秦大一统的基础D.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婆者,姓黄氏,本镇(上海松江乌泥泾)人也。初沦落崖州(海南),元贞间 (1295 —1297年)附海舶归。闽广多种木棉,纺织为布,而道婆最善是业。先此,乌泥泾土壤贫瘠,民多困贫,道婆遂觅种子闽广间。然尚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拼去子,厌功甚艰,道婆乃教以制造捍、弹、纺、织之具,既以便民矣。至于错纱、配色、综线,各有其法,织以折枝、团凤、棋局、文字,粲然若写。(道婆)教他姓妇,不倦。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

-—据清朝同治年间《上海县志》

材料二   2006年,在上海“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80 多位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7年,上海教育主管部门编制了《黄道婆——被更乌泾名天下》作为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材料。2009年,“黄道婆在三亚”的学术研讨会召开,研讨主题是“黄道婆是三亚黎族之女”,参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该命题。2010年,海南三亚市主办了创建“中国衣食父母主题公园专题研究会”,宣告将要建造黄道婆纪念馆。

——据谭晓静《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海南黄道婆文化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黄道婆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黄道婆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在商务印书馆任出版部主任的陆费逵与戴克敦、陈寅等,约请编辑人员秘密编写新教科书。1912年1月1日中华书局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书局开业后,即可提出“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的口号,首先出版新编的《中华教科书》,以其国旗图案抢占了大部分教科书市场。在《中华初等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编者写道:“我国旗。分五色。红黄蓝白黑。我等爱中华。”1921年,陆费逵在《我国书业之大概》一文中对中西方民众读书习惯的差别分析如下:“(中国)国民智识太浅,舍此等(如《三国演义》)小说书外,他书不能阅耳。此刻欲补救此弊,有二途:一,普及教育,增加人民智识。二,发行代替小说的科学或文学书,以便人民购阅。”依据这样的理念,书局拟定了出版教育丛书的计划,到1945年,已出版60多种教育丛书,涵盖成人教育的各个方面。

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渴求文化、渴求真理的时代,中华书局策划了许多大型项目,如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继续为文化学术界提供基本典籍。从2006到2010年,中华书局完成全套50种“中华经典藏书”的出版,如《论语》《诗经》《史记》等。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百年华诞。

——摘编自《庆祝中华书局成立一百周年·图说中华》

材料二   中华书局创办宗旨:一、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二、并采人道主义、政治主义、军国民主义。三、注意实际教育。四、融和国粹欧化。

——1912年2月23日《中华书局宣言书》


中华书局是如何践行其创业宗旨的?结合材料及所学加以解释。要求:从中华书局创业宗旨中任选其三进行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4-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