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5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近代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农具制造技艺落后
C.政府不注重农具改进D.地理形势的局限
2023-08-03更新 | 280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读下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时间

地区

1400

1500

1600

1700

1750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世界总计

373

446

486

671

749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人口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2023-06-13更新 | 500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B.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D.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2023-05-27更新 | 286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     
A.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B.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2023-05-26更新 | 606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2022-12-02更新 | 311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7次组卷 | 6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古时期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法学家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
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
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
2022-11-19更新 | 1202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说,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材料表明(     
A.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B.公社革命后反动派的势力大增
C.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慌D.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
2022-11-05更新 | 429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观念最早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梁启超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

——摘自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主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建设,但出于反侵略斗争的民族大义和与国民党合作的现实需要,也不讳言“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说法。

——摘自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观念的背景。指出梁启超与章太炎关于“中华民族”观念内涵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复兴论”在当时盛行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022-11-03更新 | 378次组卷 | 98卷引用:四川省仪陇县文星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