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柏拉图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因此智慧就不能求之于那些为了生活不得不从事劳动的人们,而只能求之于那些享有独立的生活资料的人们,或者是那些由国家来负担而不必为生活担忧的人们。这一观点
A.旨在论证奴隶制存在的合理性B.蕴含着对于希腊民主制的思考
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D.强调出身对于人的决定性作用
2 . 西周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将刑法体制进行调整,相比于前朝减轻许多;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还是主张要“刑兹无赦”。这表明西周的刑法体制
A.贯彻“明德慎罚”的司法原则B.推动法律由野蛮走向文明
C.服务于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D.确保宗法原则得以贯彻落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材料   1857年沙皇发布诏书,要求依照以下原则调整农民和地主的关系:保留地主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地主享有世袭领地治安权。在苏沃洛夫伯爵领导下,彼得堡委员会拟定的方案内容是:全部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在完全服役的条件下可无限期地使用份地;保证地主对农民的支配权。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和他们的代言人自由派的纲领是:“只要改良,不要革命”,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贵族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产物”。革命民主主义者,对于沙皇诏书完全持另一种态度。奥加廖夫拟定的“全俄新机构”纲领,要求立即废除地主和国家对人身和土地所享有的一切农奴制特权,将土地无偿地分给农民。农民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对改革准备工作的揭露与抨击,在统治阶级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亚历山大二世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再作让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宣言。

——摘编自《农奴制的衰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各派别对沙皇诏书改革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重要作用。
4 . 经济和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2020-04-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盘尼西林又称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一般的肺炎、肺结核,就能致人死亡,直到盘尼西林的出现。

时间

盘尼西林发明及应用

盘尼西林的价值

1928年

英国科学家佛莱明意外发现青霉菌可以抑制引发气管炎、伤口化脓等各种炎症的葡萄球菌。因无法量产,未受重视而搁浅。 盘尼西林被认为是二战时期26项技术革新中最重要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生死搏斗的历史,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

1943年

美国制药公司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盟国各国未自主研制,基本都是从美国手中获取。

1944年

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第一个卫生防疫机构——中防处研制出第一批国产青霉素,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2001年

中国的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青霉素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两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主义的出现,给新古典主义有力的冲击,卢梭、狄德罗的文艺思想召唤着新的浪漫主义文学,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动向。……康德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立即在美学和文艺理论领域掀起波澜,迅速传播,一时间,这些热衷于康德美学的学者和诗人,成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弄潮儿”,他们著书立说,和新古典主义进行斗争,终于使浪漫主义蔚然成风。……浪漫注义作家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远方异域往往是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从而开辟了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的新时代。


(1)据材料指出浪漫主义思潮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浪漫主义蔚然成风”现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反观现代中国,浪漫主义的情绪则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民族激愤、革命情绪与个人感伤平行发展的倾向,……中国“五四”新文化的个性主义又承担着西方个性主义所不具备的“救国"功能。……郭沫若则接受了斯宾诺莎、泰戈尔泛神论的影响。而在他们的深层意识里,则又潜伏着中国老庄的泛神思想,向往老庄的人生艺术化的境界,渴望庄子式的人与天地自然的合一。……在中国浪漫主义里,却又以中国文化传统与现实密切地结合了起来。……新文化的阵营的分道扬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碰撞,使得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倾向,不过在20世纪初短短地存在了四五年时间。

——摘编自《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等


(2)据材料概括“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情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7 . 材料   



(1)根据材料,概括《十九条》所设计宪政制度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发布《十九条》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宪政史上的积极影响。
2020-04-1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想演变历程示意图


——一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设计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有论有据,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
A.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B.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
C.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D.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从公元前400年起,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对法律进行一次审核,对提案人提出的有异议的法律条款进行讨论,并由选举产生的陪审员组成的专业立法委员会裁决。若裁决通过,公民大会也不能任意更改;如若提议失败,则提案人有可能受到严厉制裁。这一措施旨在
A.分割公民大会的立法权B.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
C.维护法律执行的稳定性D.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
2020-04-1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二诊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