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世纪,欧洲一些学者认为,《圣经》的很多事迹都是神话故事,理解基督教的教义,不能只看重神话故事,更应该懂得它要传递的思想;还有人认为,明白基督教的含义,需要十分了解基督教的历史背景;有些神学家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全欧洲人的共同产物;还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表明欧洲社会(     
A.宗教改革后新教影响巨大B.理性思想和批判精神盛行
C.世俗势力与神权激烈斗争D.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色彩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与不变”

材料一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作了明确规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区域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979年,实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建设民族地区的科技队伍,推进了各民族的经济发展。

198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实现了法律制度和政治纲领的融合统一,为各民族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广大西部少数民族迎来了发展机遇。

2020年年底,在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使各民族精神相依、人心齐聚,以强大的凝聚力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夯实基础。

——摘编自林清新《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各地各界的大力支援帮助下,我国实施民族自治地方的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编自央广网《每日一习话》


据材料,结合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演进与成就,以“变与不变”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
·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
·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
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4 . 16世纪的西欧国家采用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如当时西班牙开始对非法出口金银者处以极刑,后来这种规定有了变通,即对第二次非法出口金银者处以极刑。1552年西班牙还规定,对于揭发同胞进行非法出口金银活动之人给予奖励。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A.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B.逐渐抛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资本原始积累需求旺盛D.商业革命导致金银价格上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召见严复时微叹道:“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且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大批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恨之入骨,他们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讨伐维新派的先锋和利刃。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A.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B.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遭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反对D.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
6 .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德和解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5059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立即得到了德国的赞同和接受。
1951418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在巴黎签订了为期五十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为后来成立欧洲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1958914日至15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举行会谈,此次会谈结束了法、德两国长达百年的敌对历史。
19631阿登纳三访巴黎,双方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法德两国在国家制度层面建立起了和解的制度框架。
196548法、德等六国在布鲁塞尔签署条约,决定成立欧洲共同体,至此,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向社会、政治、安全等领域推进。

材料二   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关系图


——摘编自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


从法德和解的角度对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原因进行解析。
2023-11-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的地方基层组织——保甲组织

明清之际,战乱不止,土地荒芜,人口流亡,里甲体系彻底瓦解。清期定鼎北京后,推行保甲制度,重建基层统治秩序。摊丁入亩后,人丁编审受到忽视,保甲组织逐渐取代了里社组织。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关于保甲组织的史料

凡一州县分地若干,一地方管村若干。其管内税粮完欠,田宅争辩,词讼曲直,盗贼生发,命案审理,一切皆与有责。《清文献通考》
雍正二年颁布《圣谕广训》,每月朔望将乡村的老少召集在一起,由“老成者”宣讲。其主旨是宣扬“忠孝一体”,让乡里百姓遵礼循规,不能逾制。《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令各该地方官每于冬间春初,点查保甲,即将逐户男妇大小名填注册内。……设遇赈济,自无脱漏。《清高宗实录》
遇灾歉或须放赈平粜等事,地方官邀集乡、里耆,转令各甲耆,将该甲内实在贫民秉公查踏分晰。《浙江平湖查编保甲事宜》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清朝的保甲组织加以阐释。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被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石榴、西瓜等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菠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也成为重要的蔬菜。本土种植的一些蔬菜品种则被取代。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启了美洲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农业交流。据《农政全书》记载,最早引种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番薯成为当时重要的救灾农作物,“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进入清代中后期,番薯因其耐瘠高产的种植特点,迅速成为民众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某些地区,番薯甚至取得了与“五谷”类似的地位。此外,美洲原产的蔬菜类作物也大量传入中国,如辣椒、番茄、南瓜等成为中国人新的食物选择。辣椒“有辛味,可调理食味,乡人多嗜食之”;南瓜、番茄等在传入中国后,也纷纷取得了类似的地位。

——摘编自王思明《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世纪,英国纯农业人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50%,但人们却热衷于投资农业:占有土地、改良粮种和土壤、采用轮作制、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到18世纪上半期,农业革命取得丰硕的成果,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城市化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B.工业革命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大
C.圈地运动推动土地所有权的变化D.英国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浓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