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单元后,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地方、中央政治制度”图示片段。请回答以下问题,完成相关内容。
图示一

图示二

(1)图示一所揭示的“要解决的矛盾” (A处)指的是什么?以西汉的史实为例,说明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二,写出“三省”(B处)所代表的历史含义。指出明朝(C处)中枢权力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从隋唐到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指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D处)
2014-01-18更新 | 4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如图为“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这种布局(     
A.体现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B.有利于东中西部均衡发展
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是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翻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顶峰。下图为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其中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是
A.①B.②C.③D.④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起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气时代,……类似于前两次工业革命,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分散式生产等五大支柱,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

材料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勃兴的重要产业部门。(各举两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并据此分析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初期能源结构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以来有关能源问题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一公元前六世纪,秦国控制河西走廊,使西戎臣服。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立驰道,设置郡县,为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辟通道),丝绸之路形成且日渐繁忙,逐渐发展成为中西商旅要道,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丝绸之路使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对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是世界各大古代文明汲取营养的通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文明,在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来自其他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

——摘自《社会科学报》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

依据材料概括陆上丝路在经济发展和文明交往中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形成的主要条件。

材料二

2013年,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目前而言,是指新世纪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所以,有学者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只是借用了海路”的战略构想,从而赋予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意义与生命,并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用丝绸之路这个“富有诗意的名词”来描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

———龚缨晏《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的历史作用。

2017-05-1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考试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B.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对抗阻碍着该组织的发展
C.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促使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全球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已是大势所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状况有几个典型特征:神经衰弱(心理病症)快速增加,主要原因很简单——现代文明;将写信、写日记、传记、自传、画肖像画视为天经地义的个性表达方式;把追求隐私作为孜孜以求的一个家庭生活目标。

——彼得·盖伊《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主要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销售人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西方学者将这个群体称为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崇尚闲暇、厌恶竞争、奉行消费主义。

材料四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外国学者认为宋代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请根据材料一来说明该观点。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文明给中产阶级造成精神压力的原因。思考这一时期英国中产阶级能够追求个性、注重隐私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概况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新中产阶级崛起的关系。结合新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材料四中,中国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他工业国”贸易份额减少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