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

第十一条……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第六十八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摘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在统一后的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就意在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简述其出台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371451年的英法百年战争成为英法两国由传统等级君主制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变的契机,英国缔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化的新型民族国家。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专制君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崛起,英、法、西、葡等新兴君主国的出现标志着近代西欧政治转型第一阶段的完成。随着商业资本渗透和控制的生产领域越来越多,西欧的经济体制逐渐实现了由自给型生产方式向交换型生产方式的演变。在近代,产业资本的兴起虽然改变了商业资本支配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格局,但是以交换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从14世纪开始,黑死病开始在欧洲肆虐,一些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不再利用“宗教异端”的外衣,而是直接对教会所宣扬的宗教禁欲主义进行猛烈的抨击,西欧思想家对基督教意识形态的否定已经从隐性的否定发展为显性的批判。

16世纪中后期开始,西欧的社会转型又经历了一个“再否定”的过程。专制王权在1617世纪的不断膨胀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感受到了来自专制王权的压力,城市工商业贵族逐渐从专制王权的坚定支持者转变为反抗专制王权的急先锋。

——摘编自雷恒军《简论近代西欧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   纵观明代及清代中前期,即公元1418世纪,西方在市场经济的开拓中迅速崛起,而此时的中国社会依旧蹒跚在古代传统的老路上,不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专制统治更是变本加厉,人们在基本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儒家文化氛围中劳作、买卖、读书,根本不知道此外还存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更不理解西方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的社会转型和近代化进程因此而严重滞后,直到鸦片战争中隆隆炮声才将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由此开始了缓慢的向近代化社会转型的坎坷之路。

——摘编自郝钧、周连春《明清时期中西方社会转型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4—18世纪的西方社会转型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同时期的西方比中国明清社会转型的障碍。

3 . 有学者认为:政治现代化就是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实行法治,完成民主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反抗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法国资产阶级于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全部主权的本原根本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力.”“任何社会,如果权利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就没有宪法可言.”在此基础上,《1791年宪法》特别规定:“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国王只有根据法律,才能治理国家和要求服从.”在选举制度上,法国只有积极公民才拥有选举权,他们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已缴纳一定的直接税,不处于被雇佣状态等等.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权,肯定了大革命中农民和资产阶级剥夺、购买教会和贵族土地及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人人有自由和平等的民事权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认自由迁移和转业的权利等,在民法典确立的原则基础上,拿破仑还相继颁布其他一系列法律法典.

一一摘编自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和成就,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立健全一整套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较完整地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即实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一摘编自童贤成、田虹《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及启示一一纪念新中国60华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三部法律对政治现代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政治的举措。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法、中两国立法保障人民主权的异同及目的。

2018-01-24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试卷
4 .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奢则不孙(孙:同逊,恭顺),俭则固(固:简陋、鄙陋)。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世间名士,但务宽仁。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1)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宗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等方面。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家训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津村先生肯则诲汝(指长女梁思顺)中央银行制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备课皆须于三月前完了。

——《梁启超家书——l912年12月致思顺书》


(3)与材料二教育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蔡元培(1868年一一1940年)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年1月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规模,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他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说:“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沟通文理,废科设系,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40的年3月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据材料,概括蔡元培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说明其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6 . 近现代中外农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至1829年,英国颁布的圈地法令数量变化示意图

——根据《Phillis Deane and W、A、Cole,Economic Growth 1688~1959Trends and Structure [M]、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69》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二     1700年,贵族拥有的土地达15%~20%,1780年则达20%~25%,1851年,英国的10个郡中,100~2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900个,300~499英亩的农场数有3200个, 500~9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29个,1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数有323个。
——沈汉《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
材料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直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卞悟:《公社之谜一一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之初,基本延续了革命战争期间的土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田到户。之后很快受到“重工业发展战略”影响。为了在基本缺乏外援的条件下解决工业发展资本、原料、劳动力等问题,中央在农业合作社试点,初级社的基础上,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高级社,建立其农业集体化模式,之后又在此前提下推动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自然土地产权也由初期个人所有向集体所有转化。1978年之后,在安徽凤阳花鼓的影响下,很快便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了全国,由此引发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1)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农业经营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四概述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
2016-11-27更新 | 9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