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工业4.0是德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摘编自《工业4.0与智能制造专题研究》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4-01-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中原地区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铜器与玉石器统计。这表明(     
期段铜礼器其他铜器玉石器
一期绿松石牌
二期铜铃龙形器、柄形器
三期铜爵铜铃、兽面牌饰璋、钺、圭
四期爵、盉、鼎等戈、钺、斧、圆牌等戈、刀、壁、钺、圭、石磐等
A.民营手工业规模扩大化B.青铜冶炼占据主导地位
C.早期政治文明有所发展D.早期礼乐制度渐趋成熟
3 .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出口到亚洲的贵金属的价值平均为31.3万英镑,而出口商品的价值为9.4万英镑,18世纪中叶时,相应的平均价值分别为81.5万英镑和34万英镑。对这一数据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英国
A.生产力发展呈下降趋势B.世界殖民霸权初步确立
C.重商主义得到较好落实D.工业制造水平不占优势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年份 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251100605.4258.235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87514201258.87517.2505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1925195040020.528539.91159.3
195025017242944952.527516.7
1970   69866.667325.4
19754076156438.475368.681127.2
1997582926814688074180138.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二   法国开发署和巴黎政治学院探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0项参照标准。

治理主题平等的要求全球角色,地方挑战应对危险
参照标准1.人口
1)人口众多、流动频繁
2.人口
2)老龄化
3.能源模式:明天是哪一种?
4.生物燃料
1)回归农田
5.生物燃料
2)评估对气候的影响
6.农业:2050年能养活整个地球?
7.电力:发展之能源
8.能源:能用的起、多样化、洁净与安全
9.环境:要不要给大自然付报酬?
10.气候、生物多样:公正、公平与谈判
11.绿色经济:政策调控的时代
1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网络
13.城市增长:对治理的挑战
14.统计:全世界人口有50%住在城市
15.非洲:非正规城市
16.粮食:南方国家的城市如何反饥饿
17.城市交通:控制供应与需求
18.流行病:国际化的、城市的治疗方法
19.危险:预防的目标
20.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的威胁。

——引自皮埃尔·雅克主编《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2010年出版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述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结合所学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下列是美国《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机构词汇1988年1993年百分变化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40%
“西方”3687+142%

A.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B.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意识出现不同步现象
C.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D.东西方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抗呈现缓和
6 . 据史学家统计,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的婚龄普遍低于他们父辈当年的结婚年龄,且十分乐于建设自己的安乐窝。1954年《麦克尔斯》为此编造了一个专门描述这种一家人欢欢乐乐在一起之现象的新词——“欢聚在一起”。这说明
A.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趋于稳定
B.高福利社会导致财政赤字
C.货币学派促进了经济恢复
D.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代
2018-01-03更新 | 78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国家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 收入
年份
英国
中国(明朝)
关税所占
比率
土地
税总额
所占
比率
关税
收入
所占
比率
土地
税总额
所占
比率
1490
6.7
5%
30.4
21.77%
3
0.17%
1614
93%
1552
7.5
11%
28.3
40.81%
8
0.45%
1309
73%
1602
3.6
14%
65
25.52%
20
0.87%
1844
80%

——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比较1490—l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清代)关税收入总额直线上升,至清末已比鸦片战争前夕增加了近百倍,所占财政收入比重也由清代前期的10%左右猛跃为晚清的30%左右,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清政府借用外债活动可以光绪二十年(1894)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其国外借款共计4626万两,每年收入平均仅占财政总收入的4%左右;晚清时期共借外债l2.04亿两,每年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50%。
——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2)据材料二,说明清代晚期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据此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 美国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单位:万美元)

——《1942年美国统计摘要》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化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趋势?
2016-12-12更新 | 1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5日,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珠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曾长期领先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然而,无论是相对于欧洲还是相对于以往,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许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力学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说明“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016-11-27更新 | 10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