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1 . 阅读如图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注:AIIB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缩写
A.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了严重冲击B.美国控制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用增强D.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任重道远
2023-11-17更新 | 3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2021年,高盛、瑞银、渣打和法国兴业银行在内的22家大型国际银行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数字人民币。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专门分析此事,并报告“美国正在面临国际经济中的斯普特尼克(俄语:人造卫星)”。这反映出(     
A.人民币优势地位B.政治多极化格局C.区域集团化趋势D.冷战思维仍存在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1019日,毛泽东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苏瓦拉底时指出:要注意中间地带的重要性问题。他认为,在这个地带的一边是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美国。中间地带从英国一直到拉丁美洲。这个地带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国家,包括有三种性质的国家。第一类是拥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第二类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有的已经取得民族解放,有的还在争取民族解放;第三类是在欧洲的不拥有殖民地的自由国家。他还认为,在这些中间地带国家之间,存在着一些内部纠纷。这些纠纷应该用和平方法来解决。

——摘编自李捷《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凡通过战争方式产生的格局,大致需要34年或45年,因为打一场世界性战争充其量是几年的时间。但在和平条件下要形成一个新格局却要经过十倍以上的时间。70年代开始的多极化到80年代末只走完了第一阶段的进程,这已经是20年的光景。第二阶段从90年代开始,90年代以来,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强势地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日本和德国,它拥有比其他大国更先进的科技水平、人才资源和地缘优势等条件。1997年以来,东亚地区多数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又使美国的一超地位相应加强。

——摘编自顾关福《冷战后的过渡性国际格局》

(1)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解读材料一中毛泽东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新格局形成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3-11-1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4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以及选举权的扩大,使工商业资产阶级能够利用手中的选票,通过“竞争—退出”机制,在两党之间选择绩效更优者作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使得他们的“呼吁”更有份量,也更加愿意以“呼吁”的方式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这表明1832年改革(     
A.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B.奠定了和平改革的基础
C.提高了民众参政的热情D.加剧了议员竞选的矛盾
2023-11-16更新 | 56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1944年12月,晋绥边区召开第四届群英(劳动英雄)大会,大会评选表彰各类英雄,听取边区领导关于1945年三大任务的报告,讨论劳武结合、变工互助、卫生文教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军民经验交流和练兵技术表演活动。由此可知,群英大会(     
A.践行了“三三制”原则B.发挥了社会动员功能
C.是设置地方的参议会D.促使大生产运动兴起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隋文帝开皇年间,陆法言编订《切韵》一书,据陆法言所说,《切韵》之目的在于创建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的音韵之规范。他还指出,当时各地的文人发音都非雅音,所以非常需要如此韵书。《切韵》的编订(     
A.便利了文化交流B.扩大了选官基础C.实现了思想统一D.推动了方言传播
2023-11-16更新 | 61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女学生

材料   下图描绘了广州警局告诫市民不得调笑欺侮女学生的情形。该图刊于《时事画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第八期。

女学堂之立,原以开导风气,为女界大放光明,入堂肄业之女子往来学堂,概从徒步,足见其情殷向学,不惜艰辛。乃无知愚民每见女学生游行街市,辄敢侮谑调笑,殊为可恨。此固风气初开、少见多怪所致,然亦未始非无人防范,至令肆情调笑,往往滋生争端也。现总局察悉此等情弊,特出示严禁,以资保护,略谓嗣后如有不自爱重之徒,敢以女学生为柔弱可欺,故相排挤,妄言轻侮,一经拿获,定从重办不贷云。此诚警局应有之责任矣!然吾谓女学堂服制,亦宜稍示区别,免一般之放诞妇女得假女学生之形式,招摇过市。如有冒充,警局可行干涉,是亦慎重女学之一端也。
结合材料,以“保护女学生”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民生建设上,精心撰写了《实业计划》,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他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在十至二十年内,修建十万英里铁路和具有世界水平的三大海港,修建全国公路网,整修运河和内河航道,全面开采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加快钢铁、石油、水泥等行业的发展。农业实现机械化,广泛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粮、棉、油、纺织、日用品、印刷、蚕丝、茶等加工制造业。

——摘编自彭南生《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材料二   1978年至2017年,我国GDP从1495亿美元增加到12.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5%;我国经济总量从占全球1.8%提高到占15.3%,稳居世界第二位。现在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9.8%。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7%和32.7%。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比1978年提高27个百分点。1978年至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4.11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9万亿美元;2013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6928.6亿美元,超过前30多年累计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我国外汇储备1978年仅有1.67亿美元,2017年底达到3.14万亿美元。

——摘编自林兆木《改革开放40年成就巨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实业计划》出台的背景和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2023-11-15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理论创新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活动,其实质不仅限于反映事物的现象,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引自薛晴《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材料二


思想基础

法律文件

法律特征

英国

反对君主专制

《权利法案》

在国家权力结构、法律内容、司法实践上都包含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法国

民主、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人权宣言》

三权分立

《1791年宪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拿破仑法典》

美国

人民主权

《独立宣言》

三权分立

《1787年宪法》

阅读材料,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7—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战役进行中,解放军广大指战员发扬高度的革命积极性和主动精神,英勇机智地同国民党军队战斗;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当时,解放军的装备虽已改善,但运输条件还极差。供应前方庞大部队的需要,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

——引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历史必然性。领导中华民族完成现代建国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起来的政党。……回顾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土地兼并和贫富悬殊是每个王朝晚期面临的共同问题。土地兼并将会导致大量无地流民出现,贫富悬殊将会造成大量的城市贫民,最终导致国家的崩溃。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一个事关大一统的制度考虑。中国的大一统社会一直存在着基层社会自发的封建化倾向,当这种倾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瓦解大一统的国家政治。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顽疾,就必须要废除其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最后,中国在1949年建国时国家一穷二白,积贫积弱。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常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要求中国必须快速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尽快建立起国防工业,因此社会主义是唯一的选择。

——改编自寒竹《民族复兴百年进程的历史逻辑》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超高速增长的核心是制度变革,这一制度变革使中国经济从改革前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经济改革选择了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84年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城市体制增量改革全面推开,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体制外市场化阶段。1992年至今,中国进入了一个整体协调改革时期。……渐进式改革道路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互动的产物,其中增量改革、试点推广、改革和开放互相推进都具有开拓性。

——摘编自张平、楠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保障对“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伟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概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进程,并概括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
2023-11-13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