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大事记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规定关税协议。
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特权。
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等。
1863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2)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在二战后期,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以建立这一基石,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英国不满美国的方案。英国财政部顾问、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主张建立

“国际清算联盟”。联盟采取透支的方式提供信贷……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3)二战后期,金融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一种有效武器。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本质上的相同点是什么?二战后初期怀特计划的落实怎样体现了美国的特殊利益?

3 . 近代英法美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和分权制衡的特点值得各国借鉴,但政体选择还是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中议会与内阁的权力制衡关系;此外,英国政体还存在哪些权力制衡关系?

材料二   法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⑤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正式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1852年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1870年普法战争。9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1870年第三共和国即已诞生。从此,法国走上政治民主道路,但其中仍有曲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的法国大事年表,说明法国政体变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结合识,概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材料三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4 .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1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727年   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1792年   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清朝对外交往的发展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2023-12-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这反映了英国(       
时间事件
1863年议颁布《酸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治理逐步走向法制化
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对以上四个时期的丝绸之路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结合所学,简述图①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世界三大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5.45亿
1750年19.213.11.67.28亿
1850年22.78.15.111.71亿

——据《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17—19世纪欧、非、美三大洲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原因。

材料三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英王颁布“特许证”,授予公司贸易独享权,司法权、媾和权等政治权利。
1657年公司初步确立合股制度,股东数量爆增。
1689年公司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
1757年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并占领了印度的孟加拉地区。
1857年国会正式剥夺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各地的统治权,收归英国政府直接统治。
1874年公司解散。

——据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整理

(3)马克思说,“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请结合上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事年表阐述马克思的论断。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自主作业历史试题(2024.6.10)
7 . 如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如表),这反映了英国(        
时间事件
1863年议会颁布《酸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社会治理的适时性
C.民主政治的进步D.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早期现代化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1840鸦片战争爆发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1919五四运动爆发
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241927国民大革命
189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27南昌起义爆发
1898戊戌变法19311945抗日战争
1898南通大生纱厂兴建1940《新民主主义论》发表
1900八国联军侵华1945抗日战争胜利
1911辛亥革命爆发19461949解放战争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现代化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从时间上来说不同阶段的现代化有不同的内涵,从空间上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有不同的特性。近代中国出现的现代化,从现代化全程性和整体性的角度来说也可称之为早期现代化。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三大特性》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中“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表是世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大事年表,此表可用来解释(     
时间大事件(部分)
1816年英国制定“金本位制度法案”
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
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固定汇率制
1974年签订“牙买加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
A.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塑B.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第三世界国家的努力
2023-02-17更新 | 200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现推动了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头工厂。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罐头曾经的快生活方式》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对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2024-02-05更新 | 63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