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

——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

材料二   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到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

——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内容,分别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保护工作和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2)结合所学内容,各举出世界和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3个,并任意选择一个,说明其能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2023-07-2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88年的考古发现中,“黑石号”上的三件出水文物完整呈现唐青花瓷盘的工艺。“黑石号”是一艘千年前沉没在印尼海域的外国商船,装载了六万多件中国瓷器。经鉴定,打捞起来的瓷器中含有钴,这种天然化学原料主要产自波斯和西亚地区,瓷盘上的散叶夹菱形纹则是典型的伊斯兰纹饰。这说明(     
A.中华文化圈的影响扩大B.地域交流影响文明发展
C.经济往来促进文化交融D.文明发展进程的共同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1年3月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三星堆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新发现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据此可知,三星堆文明
A.展现原始人群的社会风貌B.社会发展程度赶超中原
C.呈现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D.已出现一定的阶级分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发掘的文物是研究史前文明的主要依据之一。观察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游牧经济的发展状况B.体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业耕作技术水平的直接证据D.折射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
5 . 由下表出土的汉代文物可推知
出土地点出土文物
云南晋宁石寨山汉武帝颁授的“滇王之印”
新疆拜城县“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诵”刻石
新疆沙雅县“汉归义羌长”铜印
A.汉朝对边疆地区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
B.分封制巩固了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C.汉朝具有对少数民族册封的惯例
D.汉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融加强
6 . 下图所示为出土于陕西宝鸡的国宝级文物——何尊内的铭文,其中内容包括周武王灭商后准备“宅兹中国”的计划・铭文中的”中国”最有可能是指
A.华夏族发源地B.都城及王畿周围
C.黄河中游地区D.天下的中心地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

——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

材料二   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列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

——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

(1)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
(2)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17年,考古队开启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工作,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2020年,包括一块重约18吨的定远舰铁甲在内的上千件文物陆续出水。这些文物(     
A.见证了中国民族造船业的发展B.印证了列强疯狂瓜分中国史实
C.成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实物证据D.反映出八国联军侵华罪恶行径
9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大立人、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2021年的新发掘中又出土重要文物一千余件。为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遗址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遗址属于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B.自然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是早期的城邦文明D.早期文化遗址,彰显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10 . 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发掘出一件文物“双面人形青铜神器”。这个青铜面具有着显著区别于河南殷墟文物的独特风格,但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神似。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B.文明在交融中发展
C.商文化对南方影响小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