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材料二

资料作者信息
①《世界和平纲领》(1918年提出)伍德罗·威尔逊,一战期间任美国总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231931年出版)温斯顿·丘吉尔,一战期间曾任英国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等职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1975年出版)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历史研究所编著,主编为苏联历史学家罗斯图诺夫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出版)萨那、孙成木等,萨那和孙成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⑤《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2020年出版)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


(1)阅读材料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主题,从图示中提炼研究角度。
(2)阅读材料二、说明表中资料对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
2024-01-20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面图示显示中国古代对边疆某一地区进行治理、管理的措施。据此可知,这一地区是(     
   
A.云南B.台湾C.西藏D.新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我国的传统农具到宋元时期已基本完备。据元人王祯所撰的《农书》记载,宋元时期全国有农具105种,其中有许多是宋元时期改造创新、广泛应用的新式农具。以下农具图示左为戽斗图,右为秧马图。(     




这两种农具的使用
A.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B.促进了玉米推广种植
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推动了稻作农业发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内阁与皇帝之间权力运作图示


材料二奏折制度产生于康熙年间,要求具折人亲自书写,内容不得为他人所知。雍正皇帝完善并推广了奏折制度,具折人员的范围包括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官,要求他们随时奏闻一切地方之事:奏折的内容范围包括君臣筹商政务、制定和执行政策,了 解地方的的吏治和民情,讨论用人问题和宣布官员的任使。要求收回朱批奏折,打造奏折专用箱锁,奏折直达内廷,皇帝亲自阅看,不假手于人,严禁臣下互通奏折内容,与军机处相辅而行,确保奏折的绝对保密,对不遵守奏折规定的人予以惩处;形成了朱批谕旨制度。

——冯尔康《近50年来清代奏折制度研究综述》


(1)指出明朝设立内阁的原因。材料一图中,内阁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清朝奏折制度的“创新”之处。
(3)有学者认为:“有清一代......在我国传统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延续,也有创新。”任举一项史实, 说明明清时期在经济或文化方面的延续与发展。
2023-02-12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第1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5 . “一国两制”
(1)含义:(阅读下列图示)

思考:根据上述图示,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
_____
_____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_____提出。
(3)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2022-09-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6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结合下列图示,指出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
2022-08-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7 . 世界遗产标志

①正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活动。②圆形代表大自然。图示既显示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依存关系,又体现了人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⑤意义、地位: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它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⑥完善: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____”的概念;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2022-09-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8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A.三公—中朝—尚书台官仓鸠杖B.中书省—尚书省—六部十家牌法福田院
C.三司—转运司—知县义学义田D.中书省—行省—郡家训善堂
9 . 瓷器的全球流动
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
(一)瓷器行销世界
(1)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这发生于________。(单选)(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2)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填涂字母)

①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_________
②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他出使的路线是_________
③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_________
(3)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____。(单选)(       
A.宣政院B.市舶司C.中书省D.广州十三行

(4)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的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____。(双选)(       
A.外部需求B.军事扩张C.技术传播D.工艺精湛

(二)瓷器影响世界
(5)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____。(单选)
A.工厂制度的确定B.资本主义的垄断
C.手工工坊的发展D.殖民活动的兴起

瓷器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材料一:

釉上彩中国乐师像(18世纪)

材料二:清康熙年间开始出现珐琅影瓷,以中国传统白瓷胎为底,融入西方珐琅彩描绘制作而成。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

(6)材料一是德意志制作的“中国风”瓷塑,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形象不其相符,表现出欧洲人自多的趣味和风尚,这一现象折射出________。(双选)(       
A.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想象B.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C.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重构D.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理解瓷器全球流动中的文化交流。
7日内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练习试题
10 . 如图是1927—1945年中共根据地及工作重要据点的分区示意图。据此可知(     

A.地区差异影响革命策略的选择B.革命发展严重依赖铁路建设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D.革命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