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序号时间事件
1950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0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312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开来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从政治、外交、经济角度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2)从上表⑦—⑩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①: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高层建筑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略述从中获得的启示。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3 . 明中后期以来,苏州、松江等地民多“取办于木棉,以花织布,以布贸银,以银来米,以米兑军运(粮赋)”,当地食用粮反要依赖进口,这说明当地(     
A.民户与市场联系紧密B.政府大力扶植棉纺织业
C.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D.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农耕畜牧业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B.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这场革命指的是(     
A.早期国家的形成B.建筑技术的进步C.原始农业的产生D.商业分工的出现
2024-03-23更新 | 110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其墓葬中大墓往往有棺有椁,有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小墓既无葬具,多数也没有任何随葬物品。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制影响深远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制度逐步完善
7 .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使人民购买国货的热情高涨。这有力地推动了(     
A.社会生活新气象的出现B.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 . 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随着欧洲人入侵美洲,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欧洲人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族群混合现象。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B.促进了动植物的大交流
C.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D.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图1、图2为中原人民坐姿的变化。这体现了(     

   
图1汉石画像席地而坐

   
图2魏晋石画像垂足而坐

A.儒家伦理的规范B.民族交融的影响C.经济重心的南移D.衣服形制的变化
10 . 中世纪的欧洲,肖像画大多比例不协调,人物面部表情呆板,以神职人员为主。到15世纪人们发现肖像画都有亲和力,大多以小人物为主。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结束了全国分裂状态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