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     
A.三民主义的主张B.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攘外必先安内”方针
3 . 2002 年中共十六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培育出了甜高粱 、西瓜和棉花等重要作物的是西非居民(     
A.班图人B.玛雅人C.印加人D.日耳曼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为了扩大耕地面积 ,他们发明了(     
A.历法纪年B.“浮动园地”C.冶铁技术D.炼铜术
6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必修一 )

材料二旧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解放后,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产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天津、上海带头,华中、西北跟进,波及全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据程中原、夏杏珍《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年9月12日 )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中国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英雄模范和功臣,并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近代社会流传一首诗:劝世良言梦幻传,全承天命起金田。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这首诗指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     
A.“万隆精神”B.非集团化原则
C.“一边倒”方针D.“另起炉灶”方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目前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是(     
A.欧洲联盟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
10 . 发生在1804,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海地的独立B.巴西建立共和国
C.印度民族解放运动D.苏丹马赫迪起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