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西周根据血缘的亲近、高贵确定继承人,并使之成为后世的垂范,这种对继承人的“唯一”指向目的是避免权力争斗。材料表明
A.宗法制旨在稳定统治B.分封制有利于规避争斗
C.周代制度为后世沿用D.周代统治长期动荡不安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的霸权源自于殖民化和工业化打造的强大经济基础,但其经济实力优势在19世纪末就逐渐丧失。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870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到一战前夕被美国和德国超过。特别是与美国相比,经济实力差距更是十分巨大。二战之后,英美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且英国欠下美国大笔债务,甚至连国内重建都需要依赖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英国仅凭自己的羸弱的国力已经无法保住英国霸权的基础,只得向美国开放其势力范围,用接受美国的投资和贸易为条件换取美援。

美国在与英国相互承认各自势力范围和国家利益为前提,确定了霸权转移的非战争性质。美国尊重当时的国际体系和英国的国际地位,因此能够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由后起的头号强国取代原先的头号强国。英国在面对美德两种霸权挑战模式时,显然更倾向于接受前者,而排斥后者。对英国而言,德国的武力挑战模式不仅不能接受,而且直接威胁到了英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

英美之间基于共同文化和血缘纽带的特殊关系虽然不能排除早年的冲突,但在面临诸如纳粹德国和苏联阵营的外来威胁和挑战时,却能本能地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并在霸权转移中采取和平的模式和路径。

——摘编自《英美霸权转移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材料提供了英美霸权交替的诸多因素,其中蕴含了诸多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外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末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先秦
A.对自然界已有朴素的科学认识B.封建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脱欧后,欧盟领导层产生分歧,反对加强欧盟权力的理事会主席曾称:“若沉溺于即刻和全面一体化的主张,我们就会忽略普通民众的立场—欧洲公民们并不持有与我们相同的欧洲激情。”这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
A.加强了民众的认同B.最终走向终结
C.取决于民众的态度D.进程曲折复杂
5 . 从嘉靖末年起,两浙地区虽已允许外省客商子弟附本地民籍入学应考,但其限制较多,规模亦不是很大;而到了万历中期,经巡盐官员呈请,外地商人通过编定商籍在浙江占籍应试终于获得了朝廷的正式批准。这反映明末
A.科举制发展繁荣B.传统秩序被破坏
C.江南是全国重心D.抑商政策在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与同时代大多数的年轻知识分子一样,陈独秀刚开始倾心于康梁的变法维新主张。但在赴日留学接触了大量新思潮后,面对国内封建复古思想泛滥、袁世凯称帝的社会现实,他决定办一个“思想革命”的刊物,“革中国人思想的命”,于是《青年杂志》诞生了。据此可知,陈独秀
A.以维新思想为革命思想B.在思想上推动革命发展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D.积极倡导民主科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48年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影响下,欧洲发生了多次工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由此可知,当时的工人革命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进程B.采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10年) ,家庭祈祷时,依次为家庭成员、管家、厨师、女仆、脚力;在农村,农场主妻子要向牧师的妻子行屈膝礼;宗教仪式上,首先安排乡绅,然后是农场主、商人、店主、工人,最后是农业工人。这反映出,该时期英国
A.封建传统宗教观念仍旧盛行B.工业文明对农村的影响甚微
C.依然存在严重社会等级观念D.资本主义尚未战胜封建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引力波本身是时空的涟漪。当引力波出来的时候,时空会在与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形变,而置身其中的物体也会发生周期性的伸缩。据此推测,为引力波假设提供基础理论的应该是
A.相对论B.生物进化论C.量子论D.万有引力定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1972—1995年世界生产增长了7倍,而同期国际金融市场膨胀了43倍。1998年全球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达到1.5万亿美元,年成交量达400万一500万亿美元。股票市场更是一路飙升,仅在1998年下半年就上涨了近7万亿美元,超过同期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5万亿美元)。这体现出
A.全球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B.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逐渐建立
C.各国调整经济体制势在必行D.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