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521 道试题
1 . 如何看待生产工具进步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关系?
2023-10-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04·选必二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主题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

材料一   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的。农具演变是与农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纵观农具发展历史,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点毫无疑问。然而农具的形态和功能在其后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局部的改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苏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材料二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

——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三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统计和考证,《山海经》里著名的铁山之中,“秦地即占10处之多”,河南、山西都有铜矿。战国早期,出现用退火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展性铸铁(可锻铸铁),并出现“一范两器”的范具。随着铁制农具种类的丰富和形制、功能的创造,农民希望掌握新型工具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继变法,铁农具的制造生产在各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摘编自杨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金属农具的分析研究》


主题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材料五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六   清前期的棉纺织业有较大发展,但直到鸦片战争前,棉纺织生产始终停留在农民家庭手工业阶段,棉纺织与农业结合在一起,构成传统小农经济的典型生产结构。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棉纺织业的生产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清前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棉纺织业在地域上的扩展:另一方面,棉布产量增加,从而商品量扩大;随着梳纺织业的扩大,棉布加工业随之发展。明清时期,棉布加工逐渐与棉纺织分离,形成独立行业;与棉纺织业和棉布加工业发展的同时,在棉纺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一批以棉纺织、棉布加工及棉花棉布贸易为内容的市镇。

——摘编自方行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主题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材料七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迟也。

——《吕氏春秋审分》

材料八   汉代田庄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田庄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设立玛壁,组织部曲私共。西欧中世纪庄因的起源要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摘编自张竹云《汉代田庄与西欧庄园比较研究》

材料九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汉代农业耕作技术进步的史实说明“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
(2)在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出现的历史条件。
✱能力提升✱
(5)材料五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7)材料七中的“公作”“分地”各指什么?
(8)根据材料八,概括汉代田庄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
✱历史纵横✱
(9)依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庄园的基本特征。
2023-10-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04·选必二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陶瓷业使用的主要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023-10-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04·选必二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4 . 古代还有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04·选必二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5 . 灌溉工具: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灌溉。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_______。唐朝出现了_______,借助_____进行灌溉。
2023-10-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04·选必二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6 . 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2023-10-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04·选必二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下表所示为对 1912 年 2 月发生的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一历史事件(     
A.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B.表明袁世凯已窃取革命果实
C.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D.蕴含了《临时约法》的精神
2023-10-14更新 | 46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8 . 移民与美洲社会发展

材料一


   
(1)依据地图说明16-19世纪各大洲向美洲移民的概况,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根森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的影响。
9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70年代,移民的主体大多为各行业的精英人才
B.20世纪8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劳动力流动的唯一途径
C.劳动力流动的主体由体力劳动者向精英人才转移
D.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新的来源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报刊报道,1903年科举考试“各省士子之赋槐黄而踏省门者多若过江之鲫,约计大省万余人,小省数千人,负笈担囊,不远万里,既抵省垣,觅寓所、购考具,憧憧往来于贡院,左右无一非应试之人”。这体现了当时(     
A.新旧教育体系矛盾尖锐B.社会变迁影响职业选择
C.科举制仍具较大影响力D.新式选官机制运行受阻
2023-10-14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12·选必二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