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2022-04-17更新 | 601次组卷 | 9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
2020-10-01更新 | 234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2019-12-05更新 | 383次组卷 | 9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中央行政运行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5 .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其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土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敢有垄断以置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C.“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D.“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2019-02-20更新 | 421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2019-01-30更新 | 2017次组卷 | 8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中评价抗战中一次大会战时认为:“在战争中给予来犯之日军以迎头痛击,大量杀伤日军,迫使其一再增兵,同时亦为中国沿海工业内迁及政府机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在战略上使日本对华战争陷入持久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这场会战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8 .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的目的在于
A.缓和中美关系,对抗苏联B.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保持一致立场
C.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D.调整亚太战略,阻止中国统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材料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中央机构和古希腊“分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并说明二者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记者斯坦因在《红色中国的挑战》写道:“第一,这里没有厌战情绪,只有开路先锋者的社会的坚持的战斗热情;第二,不依赖外来援助;……第四,延安的领袖了解国民党和国民党区域的情形,似乎比重庆了解延安及其区域要多。”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文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