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2019-06-08更新 | 8052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滁州中学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滁州中学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2023-04-25更新 | 288次组卷 | 6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2019-05-10更新 | 142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滁州中学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古罗马】西塞罗:《对弗里斯的控告》)这反映了
A.习惯法和成文法的冲突
B.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差异
C.人定法和自然法的悖离
D.检察官和司法官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A.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2019-02-22更新 | 1049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A.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2019-09-03更新 | 107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滁州中学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马法规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则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这表明罗马法
A.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
B.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C.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019-06-10更新 | 59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滁州中学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亚当·斯密学说的秘密,英国执政者世界分工论的秘密,也就在这里。”这主要说明李斯特
A.旨在批判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B.主张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C.否定自由主义存在的合理性
D.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代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