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一梭伦

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法律条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

2018-02-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世界大战视为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因而主张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视角研究世界大战。
材料二   上个世纪末以来,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之所以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是因为20世纪的世界已形成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走向一体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因而主张从全球化角度研究世界大战。
材料三   当代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自19世纪以来,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正是这种思潮的泛滥,使人类陷于空前的冲突之中。他们主张从民族主义与极权主义视角研究世界大战。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按材料一或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2)请按材料二或材料三的研究角度分析法西斯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原因。
(3)请按材料三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撰了《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它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立法基础B.它的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C.它标志着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D.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4 . 阅读下列材料;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出,“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如果站在“美国决定论——美国对战胜德意日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立场,你将用哪几个方面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3)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5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哪些史实性错误,并回答有关问题: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请回答:
(1)请你找出文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2)依据改正后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法西斯灭亡的原因。
(3)要编出一份同学喜欢的历史小报,你认为应当注意那些事项?请从内容或形式的角度列举若干注意事项。
2018-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4年,朝鲜南部爆发农民起义,日本政府认为这是发动侵略战争的好时机,它先诱使清政府出兵朝鲜,然后对中国不宣而战,悍然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屈辱和约《马关条约》。根据条约,朝鲜变成所谓“独立自主国家”,实际上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还命令第七舰队武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妄图一举占领朝鲜、控制中国、遏制苏联……

——吴本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2007年3月,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达成含四个要素的框架共识,并制定了三步骤的实施“路径”,会谈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俄罗斯外长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谈东道主中国发挥的积极而又关键的作用。5月9日晚,胡锦涛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朝核问题交换意见。6月25日,朝鲜宣布被冻结在澳门汇业银行的资金已经到账,朝鲜将开始履行六方会谈所达成的《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文件。至此,各方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又产生了希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美发动侵朝战争的相同战略目的。
(2)两次战争的结局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列举促使朝核问题取得进展的若干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一百多年来中国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中的不同作用,并简要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2018-03-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
7 . 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包括 (     
①德军使用“闪电战”新战术 ②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③英法军队未能全力配合作战   ④苏军趁机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03-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6月25日,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他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朝鲜。但是,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在什么问题上有相似(同)的记录?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能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吗?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