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汉初大儒陆贾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汉初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B.成为汉代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C.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奠定基础
2 . “隋末风云天下乱,强盛基业毁于旦。少年军从雁门关,果断英明才俊干。大唐开国建功章,扫灭群雄天下半。玄武乱生平内患,九年继位次贞观。千年难遇圣明皇,文武双全凌烟赞。”该诗提及的帝王(     
A.统一全国B.开通大运河C.创立科举制D.被尊奉为“天可汗”
3 . “尝闻古循吏,官为铸农器,欲免力役繁,排冶资水利。……遂致巽离用,立见风火炽,熟石既不劳,融金亦何易。”该诗描述的工具为下图所示中的(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论及宋代科举,有学者考证:北宋籍贯可考的进士9630人,南方9164人,两浙、两江和福建五路7038人,占总数的73%。针对上述现象,北宋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分科考试B.南北分卷C.糊名誊录D.以诗取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民族百年航天愿,沧桑历尽神舟圆;广寒未见嫦娥面,银河探索现飞船”。 该诗描写的科技成就(  )
A.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B.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C.打破了美苏两国的垄断D.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6 .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2019-09-01更新 | 49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2018-06-01更新 | 2571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鸦片战争失败的痛心
B.对俄罗斯侵占中国领土的不满
C.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D.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歌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下列各项对《诗经》的解读,正确的是
A.收录自商至西周的诗歌B.其诗感情真实“思无邪”
C.以五言为主或间以杂言D.奠定浪漫主义传统基础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材料三“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几方面能力?
(2)到了宋朝,在科举制影响下,产生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对于这些观念,你怎样评价?
(3)材料三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