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石油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材料一   西方石油公司控制产油国油价制定权,于19592月和19608月两次降低中东和其它地区的原油标价,使产油国遭受很大损失。为了联合起来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维护石油资源和民族利益,1960914日,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个石油生产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后来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加蓬、厄瓜多尔相继加入,到1986年欧佩克共拥有13个成员国。该组织成立后,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提高油价和石油税率,增加产油国的股权。1980年已探明该组织成员国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7%,开采量的45%,出口量的80%。

——摘编自李秀艳《世界通史》第四册

材料二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欧佩克以收回原油标价权、提高油价、减产、禁运和国有化等措施开展斗争,不仅保障了产油国的合理收入,而且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了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价格飞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1973年底,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席卷了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日本等国。资本主义各国失业率增高,1975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口达1950万,由此经济发展明显放慢,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0%以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8.1%;企业破产、股市行情下跌严重,如英国的股市比危机前最高点下跌了72%,超过了三十年代大危机下跌52%的幅度。这次危机表现出的“滞胀”局面,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纷纷寻求摆脱经济危机的办法。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摆脱危机的举措。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嘉靖、万历以后,中国的人口移动出现了一种新现象。人们脱离农业生产,或者寻找一个地方培植商品性经济作物,或者从事手工业生产,或者流向城镇进行商业活动。清代初期人口移动主要在内地省份之间相互迁徙,两次“湖广填四川”迁移大量人口,改变了因战争、自然灾害、瘟疫四川人口大大减少的状况。中期以后,人地矛盾激化,边疆移民和海外移民成为主要趋势。北方,迁直隶、山东之民到蒙古垦种。东北,迁河北、山东民户前往垦荒。在清代除政府有组织的移民外,自发的人口迁移也很突出,人们为了生存而流向山区、海岛,流向边疆、海外。

——摘编自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

材料二20世纪初,美国从一个曾经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主的国家。美国八千多座城市的人口数从186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543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尽管城市人口增长的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移民的到来。他们有的来自美国的农村,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其他美国小城镇。这种人口流动是客观推动和主观拉动合力而成的。

——摘编自丘达柯夫《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安史之乱前朝廷重视边帅的选用,并作出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的规定,边帅功名显著者多提拔为宰相。玄宗改变了用人规则,开始出现边帅任职长达十余年而未发生改变的情况。这一变化(       
A.顺应因俗而治的需要B.成为安史之乱导火线
C.有助于防范宰相擅权D.潜藏着国家治理隐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认为,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生活丰厚,器用便利,然后端正德行加以节制,"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从历史看,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从世界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   "西方文化自希腊以来,大体上是建筑在商业上的,强调物质的文明。盖商业文明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而为流动的、进取的,遂有强烈之战胜征服欲。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求民主,此乃与其战胜征服之要求相呼应。其文化,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留存后世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差异。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中国”一词含义较多,大致进程如下:

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指天子所居之城或“王畿”地区,即周人的政治中心;或以洛阳居“天下之中”,称为“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了民族名称即华夏族的含义,与“蛮夷戎狄”等相对,且华夏族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如原被视为“蛮夷”的秦、楚,在战国时期逐渐成为华夏族,其分布区也因之成为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
汉代将汉朝所统治区域视为中国,常与西域的一些国家对举。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中国”一词仍是华夏族和汉族、汉朝核心控制区的含义。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一词多指汉族、汉族政权及汉族分布的中原地区,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拓跋魏认为自己才是中国的正统,反而把汉族建立的南朝叫作“岛夷”。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把所有政权和民族都作为一体,仅有南北之分,但都是“中国”。
宋元时期宋人只把宋朝看成“中国”,把辽、金、元等看成夷狄,但辽、金、元则常常自称“中国”。元朝的脱脱主持撰修前朝历史时把辽、金、西夏等国与宋朝一样,都看成“中国”的王朝。
明清时期明朝官私文献中涉及与海外国家和民族交往的语境之下,“中国”一词开始具有国家的含义。晚清时期,传统的国家观即“华夷观”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质的变化。
民国时期“中国”正式具有了包含各民族在内的历史文化、政治主权实体的含义,成了具有近现代国家意义的正式国名。

——摘编自龙晓燕、王文光:《地域、民族、国家:“中国”一词作为国家名称的历史过程述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