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7年,考古学家在陕西灞桥西汉墓葬中出土了叠放在一起的米黄色纸。专家们据一同出土的其他文物推断,其年代不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这可用于探讨(     
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汉武帝鼓励发展手工业
C.汉代竹木简的消失D.造纸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韩非子认为:“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荀子提出“王霸统一”思想,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确立B.统治者重视国家的治理
C.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发展D.统一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北大教授王东考证,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到最激进的钱玄同,都没有提出过要“打倒孔家店”。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至于说“打倒孔家店”那是陈伯达(文革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等人的加工改造。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缺乏彻底批判封建思想的勇气B.是儒家思想在新条件下的活跃
C.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列强的侵略D.并非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4 . 牟子约于汉献帝初年(公元190~193年)作《理惑论》,推尊佛法。牟子论证佛法多引用《老子》《论语》《孝经》等书,并视佛教为当时诸种道术之一,说“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这表明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A.凭借佛教自身优势B.僧侣著书宣传佛法
C.统治者重视与推广D.借助中国本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戴琼瑜在《新文化运动的得与失》中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二大不足是善破不善立,一场暴风骤雨之后……国人旧思想支柱破除了,新的规范却始终未立,造成思想的混乱,一盘散沙……”新文化运动的这种不足(     
A.最终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B.抑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给封建复古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着“双重任务——阶级斗争与全面建设”,并指出:“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反映了(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已悄然发生变化
C.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D.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引起了我国的思想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表示,他没有“主义”,他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因此,毛泽东跟王稼祥说,一定要在文章中以他的名字来提,那还是用“毛泽东思想”吧。这一命名由来说明了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革命集体智慧的结晶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C.理论深度探索创新的结果D.伟大领袖的实践经验总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专家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异质文明之间,这些‘关系’依然严峻地关系着人类命运能否和谐共荣。”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新的中国风范是(     
A.兼济天下B.和合共生C.为政以德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张荣明在《古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治国理念》中指出:“战国秦汉社会先后经历了生产转型、制度转型和意识形态转型三个前后相依的历史阶段。”其中“意识形态转型”后长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是(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佛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他认为图中木石“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这表明作者绘画的特点是(     
A.意在画先B.恬淡自然C.细腻工整D.绘物逼真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