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1945年,苏美英签署《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是:外蒙古现状需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优先权;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还苏联。这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     
A.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得到了重视B.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主要方式D.国际法准则成为各国依靠
昨日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乌蒙山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下表是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大事记(部分)。据表可知(     
时间重 要 事 件领导者/领导阶级
1920年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
1922年埃及宣布成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资产阶级
1923年成立里夫共和国酋长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合作
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反荷兰殖民斗争无产阶级
1927年印尼民族党成立民族资产阶级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欧洲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极不平衡D.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昨日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乌蒙山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签署的《总议定书》共7章38条,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该会议(       

(1)

刚果自由贸易区的划定及其保持中立的共同声明

(2)

刚果河流域和尼日尔河流域的自由航行议定书

(3)

确保自由贸易和航运的有效占领原则

A.导致整个世界的领土被瓜分完毕B.显露了列强瓜分非洲的经济诉求
C.消除了列强在扩张中的利益冲突D.达成了与非洲开展友好贸易原则
昨日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地中海是古代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地区。人们按照对地中海发展历史的不同理解,给它冠以“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的称呼。以下对应关系最准确的是(     
A.“伟大的海”——罗马的崛起与扩张
B.“堕落的海”——三角贸易主要通道
C.“智慧之海”——佛教的兴起与传播
D.“贸易之海”——开辟新航路的起点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一方面,希腊文化随着马其顿军队的征服传播到东方,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方面,东方文化也得以传入希腊及欧洲其他地区,丰富了西方文化的内涵。材料旨在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B.助力了希腊文化远播亚非
C.助推了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交融D.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趋同化
6 . 二战期间,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战争所需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二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后来又为和平事业服务。这说明二战(       
A.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科技发展B.阻滞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C.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D.加快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89年,东欧剧变发生。1990年,统一后的德国继续留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苏联解体。199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原华沙条约组织成员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吸纳为会员,实现第一次东扩。据此可知(       
A.冷战下的紧张局面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世界力量出现了分化重组D.欧洲从分裂走向政治统一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齐世荣在《绥靖政策研究》中提到,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由此可知,该政策的确立(       
A.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B.导致纳粹德国独裁统治的建立
C.使日本确立了对外侵略的国策D.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1934年,卡德纳斯就任墨西哥总统后,在六年内颁布了一系列暴风骤雨式的措施,如允许共产党和工会公开活动;征收外国公司和大庄园主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实行农民免费医疗政策。这体现出卡德纳斯的改革(     
A.模仿苏联模式B.既全面又彻底C.效果非常显著D.具有激进色彩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1967年,第四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石油作为斗争的武器,加大了对埃及的援助力度。自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美国在中东推行的战略是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尽管导致埃以双方在19671970年发生了持续3年、损失巨大的“消耗战”,但阿以双方始终没有走向全面的大规模战争。这使得阿拉伯民众长期以来要求收复失地的愿望转化为强烈的失望情绪。从1971年开始,埃及和叙利亚开始大幅度增加国防预算,并从苏联获得了大量先进武器。法国开始严厉指责以色列侵占阿拉伯国家领土,并停止了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但却继续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武器。以色列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苏联人从19734月开始向埃及运送了大批武器装备,包括许多埃及急需的先进性进攻武器。1973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严厉谴责以色列侵占阿拉伯国家领土的行为,要求美国等国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援助和支持。当月,埃及和叙利亚签署协定,决定在106日犹太教的“赎罪日”当天发动战争。

——摘编自贾延宾《中东国际关系新变化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四次中东战争前美国在中东推行“不战不和”战略的国际政治背景及其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在中东推行“不战不和”战略对中东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