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3 道试题
1 . 对如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世纪中后期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公里
欧洲美国世界总里程
1845年9200750020500
1860年5190049200108000
1874年136000116000282000
①铁路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欧美在全球铁路建设占绝对优势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④贯通全世界的铁路网络得以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8-02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2023-07-28更新 | 84次组卷 | 70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十年间,欧美国家海军技术进步主要有三:第一速射炮,第二军舰高遮度,第三无烟火药。除无烟火药外,另外两项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应用,但应用者却是日本舰队。……黄海海战的失利不能忽视战略上的原因。清廷自1885年以后,在思想上丧失了对日本的警惕和防范之心,致使整个国防战略发生严重失误。

——摘编自潘向明《黄海海战失利原因再检讨》

材料二   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狂潮,使中国人痛心疾首,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有识之士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通过反思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败、日本为什么胜、怎样才能“救亡图存”,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

——摘编自王晓秋《甲午战争彻底打破“天朝上国”迷梦》

材料三   中国政府很乐意欢迎任何资本,在我朝寻找投资机会……你们可以提供资本和技术,但铁路电报线路等事务的管理权必须由中国政府控制。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不容任何人触及政府的神圣权利。

——摘编自1896年李鸿章回答《纽约时报》采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从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对待列强态度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4 . 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其中包括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A.“一国两制”构想B.经济体制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对外开放政策
5 . 古代两河流域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体制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古希腊在海外殖民中形成独特的城邦体制,古罗马依靠法律治理国家。这表明人类文明(     
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B.取决于地理环境类型
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D.表现出同源异流特征
6 . 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       
A.北庭都护府B.宣政院C.宜慰司D.理藩院
2023-07-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一胜利,蒋介石就充满自信地想用武力消灭共产党,当时国民党拥有军队人数,共约430万人,两人民解放军只有总数约120万人,双方兵力对比是3.4∶1,至于武器装备,双方的差距更为悬殊。国民党还控制着全国76%的领土和71%的人口,控制几乎所有的大城市,主要交通线和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而中国共产党控制的主要是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优势仿佛都在国民党方面,然而,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南京政府颠覆,还不足三年,而且更快的是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战场的态势就发生根本转折,是什么原因让蒋介石自以为很有把握的战争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而且这个变化来的这样快呢?

材料二   中国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屈辱和苦难以后,经过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流了多少血。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内外敌人,取得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旧时代结束了,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民面前,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崩溃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3-07-1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在为《民报》所写的复刊词中说:“余维默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旧民族、日民权、日民生。”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的早期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最进步的思想体系,“民族”、“民权”、“民生”这三大问题的提出,帮助人们从千头万绪的复杂社会现象中抓住了要点。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命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么遥远,于是慢慢从痛苦的经验中,发现此路不通,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中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摘自林伯渠:《证再三十年》,延安《解放日报》,19411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早期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中国为什么是“一种最进步的思想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9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B.《独立宣言》的发表
C.《人权宣言》的颁布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023-07-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在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下列国际组织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     
A.欧洲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D.经济互助委员会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