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家训与家风”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许多资料,其中有关于北宋政治家包拯家训的一幅条幅(下图)。条幅内容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注释:赃滥:贪污财物;大茔:坟墓,此处指祖坟;珙:包珙,包拯儿子。】



阅读并分析该条幅,从中提炼有关历史信息(至少两条)并做简要说明。
2021-08-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某中学高二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轴心时代”(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的中西方文化时,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教之。《论语·子路》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孟子·梁惠王下》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2)指出材料二中古希腊先哲思想主张的精神实质,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
2021-01-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有四位同学围绕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开展研究,拟订了如下题目,其中不恰当的是(     
A.大汉文明——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D.没有印刷术就没有人文精神的复兴
2024-03-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年代道、路、省州数郡国数县、邑、道、侯国等户数(万)
西汉平帝(1~5)1310315871223
唐贞观十三年(639)10道3581551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15道3281573841.3
宋开宝(968~975)末2971086309
宋宣和四年(1122)26路2881234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2015-06-26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