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礼》对贵族宴饮活动青铜器使用的数量和器型都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战国时期,各国宴饮活动所用青铜饮食器具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大大扩充,而且涌现出不少带有明显的生活化倾向的新器型。这一变化(     
A.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B.反映了社会结构变迁
C.开始于井田制的瓦解D.推动了庶民生活改善
2024-02-11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变法开始后,光绪帝发布多道上谕,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报刊,并提出鼓励中国民族报业发展的政策。维新派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这种文体半白半文,平实易懂,笔锋感情色彩浓郁,出现了一些既有时效性,又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中央带评论,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尽量贴近读者的阅读。维新派的报刊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颂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介绍进化论学说,对陈腐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开展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维新派的报刊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瞿小纯《从中国新闻报刊史看其时代特征》

材料二   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废止了前清新闻旧法令——《大清报律》,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辛亥革命进行时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取得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刻在其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时间里,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 100 多种,猛增至近500 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 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摘编自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办报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报刊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熙时期,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铁厂数十处,投资铁厂的大都是外来客民,他们“携带工本,雇募匠役”,这些投资者的资本都比较雄厚,“凡开厂之商,必有资本足以养活厂内之人”。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商帮活动较为频繁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趋于瓦解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4 . 公元前1776年,亚述地区各城邦纷纷向本地区新的霸主以及其他大邦表示臣服,但这些新的外交关系的确立必须得到各城邦长老会的批准。不经长老们批准,各城邦的王不能擅自对大邦称“儿”而降低本邦的地位和独立性。这表明这一时期亚述(     
A.地区霸权更迭较为频繁B.原始民主协商遗风犹存
C.君主专制受到制度约束D.贵族阶层干扰政治治理
2024-01-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48年年底,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城市中公共房产问题的决定》,要求军管会或当地政府成立公共房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与分配该城市中的一切公共房屋,不许有任何例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均不得私自占用民房”。这一要求(     
A.有利于保障市民的生产生活B.旨在打击官僚资本主义势力
C.奠定了计划经济的物质基础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2024-01-3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清初学者梅文鼎坚信中国传统数学“必有精理”,对待西方数学“技取其长而理唯其是”。同时,学者王锡阐一方面考证中国古代历法之误,而存其是;另一面提倡“去中西之见,以平心观理”。这反映出清初(     
A.中西方文化互鉴得到加强B.经世思潮推动传统科技的新生
C.科技务实精神得到了弘扬D.封建专制皇权钳制科技的发展
2024-01-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宋朝立法对巨额铜钱外流施以重刑,但东至日本、西至南非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得中国钱,分库贮藏,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这表明宋代(     
A.货币呈现出国际化趋势B.对外贸易处于逆差地位
C.周边国家干预中国发展D.政府经济调控能力弱化
2024-01-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在考古发掘的陶寺遗址附近20公里范围内密集分布着14处陶寺文化时期遗址,这些遗址从空间关系上看,基本上围绕陶寺遗址分布,可分为三个差别很明显的等级,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这可以用来说明陶寺文化时期(     
A.封建等级秩序完善B.行政体制趋于严密
C.集权统治初步形成D.早期都城雏形出现
2024-01-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希罗多德已经有了编纂世界史的实践,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人们所认为的“世界”并不能包括整个人类世界。中世纪的基督教史学致力构筑所有人、所有民族都在上帝目的规划之中的世界史。16世纪,鲍杜安构想了“世界史”体系,他在《世界史的创立及其与法学的联系》中认为:“史必须是囊括一切的,就像一个有机体,各部分是不可分的。”他指出人类历史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空间上都应当是世界性的。1599年,波普利尼埃尔的《带有完美历史观念的史学史》提出了“整体历史”的概念,他根据文化表征将整体世界历史分为歌曲、舞蹈阶段,诗或史诗阶段,散文历史写作阶段,证明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这种指向未来、重视今世而不是古代的完美历史,实际上也就是人类文化、文明不断向前的进步史。而同时代的勒卢阿将世界历史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他将欧洲文明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

——摘编自张井梅《1617世纪历史进步观与西方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西欧社会整体历史观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6世纪西欧社会的整体历史观。
2024-01-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4年,清军入关后清朝定都北京,盛京成为陪都,为了保护“龙兴之地”,统治者设置了柳条边地区,禁止汉人、蒙古人等开垦,这一政策阻碍了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康熙年间,为了对付来自沙俄的威胁,修筑了通往东北的驿道、驿站及屯兵重镇,进而促进了驿道腹地城市的兴起,如宁古塔、依兰、卜奎、瑷珲等城市,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清前期在东北地区新置府、厅、州、县共104个,其中辽宁省38个,吉林省45个,黑龙江省21个,在这些新置的府县中,县一级的最多,共计73个。清前期,东北地区城镇的分布空间受到驻防体系的影响,主要城市集中于驿道附近和辽河流域。随着东北地区的开发,城市的分布趋于分散,边疆及其内陆地区开始兴起了一些军事性质的城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

——摘编自王士宾《清代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材料二   东北自开商埠地的问题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的《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在该约的第十二款中有“奉天府(今沈阳)、安东县二处地方,由中国人自行开埠通商”的字样。清政府及东北地方当局所谓的“自行开埠”,即仿照条约开放口岸的形式,自行在中心城市或边境重点城市中划出一部分土地,统一按近代城市发展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然后分片对外出租,允许中外商人到此租地、建房、经商,中方给予减税、让利等优惠,以期使这一地带迅速繁荣,成为城市近代化的先行地段。20世纪初,日俄两国倚仗侵略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东北一些重要城市强行设立铁路附属地,由于日俄对所属附属地进行重点投资,因此附属地无论是人口还是建筑空间方面,其发展速度都要快于东北传统老城区,并逐渐取代老城区成为城市里最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中心地带。

——摘编自曲晓范、李保安《清末民初东北城市近代化运动与区域城市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与清末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并分别分析其产生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东北地区自开商埠的历史影响。
2024-01-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