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6 道试题
1 . 以下为英国作家E. R. Pike的《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一书的第二至五章节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第一章节目录最有可能为(       
二、工厂生活与工人
三、童工劳动
四、妇女的地位
五、两性关系
A.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B.工厂制度的兴起
C.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开展
今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苏联(俄)领导人布哈林曾评价某一经济政策最深刻意义在于“开辟了各种经济力量、各种经济成分互相繁荣的可能性”,“找到了小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事业之间的正确结合”的途径。这一经济政策(       
A.牺牲了农民利益B.忽视国家干预
C.核心为工业建设D.符合基本国情
今日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降水非常少,但因为尼罗河,这个地方很早就有了农业,很早就出现了文明。尼罗河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千米,埃及人把尼罗河周围的土地称为黑土地,与周边沙漠的红土地相区分。尼罗河不仅给埃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通信以及食物来源。尼罗河在每年7月开始泛滥,9月达到高峰,尼罗河的泛滥使埃及进行耕种的肥料有了保证。因为尼罗河,古埃及的历法把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7-10月的泛滥期,11月到次年2月的生长期,3—6月的干旱期,这与尼罗河的涨落是完全吻合的。尼罗河中的鸟类、鱼类,还有其他动物,是埃及人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埃及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文明的摇篮: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

材料二   在古埃及固有的文化传统中,象形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颇具代表性。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既不像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那样可以为几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所利用,又与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的演变不同,它仅仅为古代埃及民族所利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开始出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虽然在这几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语法和词汇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在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语言,较之法老时期,很少相似,但是象形文字的传统却得以保存下来。

——摘编自刘文鹏、令狐若明《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

(1)根据材料一,分析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发展的特点。
今日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瞿秋白回忆其在莫斯科的经历时曾写到:“(十月)革命后战祸相继,政府行集权制及劳动权,已经两三年没有大大的过这佳节(复活节),食物菜膳不易取得。今年开放商业,民间值此佳节,突然出现活泼泼的气象。”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     
A.找到了直接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B.政策调整增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C.确立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D.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欧洲中世纪城市中的大学普遍得到了政府或教皇的认可,同时大部分大学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据此推知,当时城市市民(     
A.致力推动古典文化复兴B.社会活动受制于封建领主
C.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D.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今日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外有了剩余产品。贫富差距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迹象。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前提是(     
A.文字的普遍使用B.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C.定居生活的出现D.国家强制机关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7年3月之前,俄国的罢工人数估计有100万人,他们的口号是“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1917年,法国大约有29万人罢工,罢工的口号之一便是“打倒战争”;同年,德国的罢工人数约30万人,他们的要求是放弃兼并、缔结和约。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C.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D.改变了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今日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世纪,以普鲁士王国腓特烈二世和俄罗斯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代表的一些统治者,积极投身于国家治理,厉行改革,包括推行重商政策、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文化教育、扩张领土等,从而国力迅速上升,短时间内便跃居欧洲强国之列。下列思想家中,对上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产生深刻影响的是(     
A.马丁·路德B.伏尔泰C.卢梭D.欧文
今日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模拟历史卷
9 . 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下,中非合作论坛于2000年正式成立。此后,中非民间论坛、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等中非合作论坛分论坛陆续成立。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B.西方国家已经放弃对非洲渗透
C.中非命运共同体日益紧密D.非洲经济发展取决于中国援助
昨日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6世纪早期,廷巴克图大规模地复制书籍,复制书籍末尾的标签不仅注明书籍的题目和作者,而且包括手稿复制的时间和抄写本书的书记的姓名,有时甚至还有校对者和工人的全名。这反映出廷巴克图(       
A.成为西非地区的文化中心B.图书复制向专业化发展
C.积极参与传播伊斯兰教D.因学术交流而兴起和繁荣
昨日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