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4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随着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群岛,其国内也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反帝主义”的激烈争论。“帝国主义”一方大多不接受“帝国”或“帝国主义”的称谓,而将其政策定义为“扩张”,如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西奥多·罗斯福就很少使用“帝国主义”一词,也从未承认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帝国主义”的。然而,他却频繁使用“扩张”一词,并撰文大谈“扩张与和平”的关系。罗斯福说道:“每一次扩张所以发生,是因为其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当一个伟大的民族害怕扩张,不再进行扩张时,那是因为这个民族已不再是个优异的民族。”他还说道,“文明的每一次扩张都带来和平。换言之,每一个文明大国的扩张都意味着法律、秩序和正义的胜利”。他宣称倘若“文明”国家放弃扩张,便会让“野蛮”国家得利,进而危害世界和平,将美国的“扩张”美化为“文明的扩张”。

——摘编自刘义勇《美国外交中的“扩张”与“帝国主义”话语(1898-1914)》

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05更新 | 193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青铜礼器——堇鼎,其上铭文大意为: “‘堇’奉燕侯之命,到都城向召公奉献食物,召公赏钱给堇,堇用这些钱铸造了该鼎。”此铭文佐证了《史记索隐》中记载: “召公奭受封于燕,但本人并没有去,他留在都城继续辅佐周王,派遣长子前往燕国。”这可说明(     
A.周初分封制度尚未完善B.《史记索隐》抄袭了堇鼎铭文
C.血缘宗法制度完全确立D.史料互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4-04-05更新 | 404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北京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3 . 百年首钢

首钢,自1919年扎根于石景山起,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百年历程。各个时期在工人中传唱的歌谣,体现了时代的变迁。

所处时期

歌谣内容

1919-1948年蒿草半人高,烟囱鸟做巢,黄沙吹满面,野兔遍地跑。总也不出铁,生活没依靠,救国更没招。火车一冒烟,来到石景山。干的牛马活,吃的混合面。鞋子没有底,袜子耍了圈。鬼子刺刀下,早晚一命完。要想回家去,没有盘缠钱。工人天天盼,鬼子早完蛋。
金元券法币票,开支发了一大抱,一斤粮食买不到,饿得肚子咕咕叫,工业救国成口号。
1949-1978年修好旧机车,点燃炉中火,炼出好铁水,献礼新中国!
一天打破两面鼓,两天敲碎三面锣,不是锣鼓质量差,是社会主义建设喜事多!
1979年以来说改革,话开放,工资年年往上涨,做主人,创第一,我为四化多炼钢!迎奥运,大搬迁,转岗分流没怨言,奔赴河北曹妃甸,还给首都蓝蓝的天!海滩新建大钢广,挺进世界500强,炼出一流优质钢,再创首钢新辉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百年首钢与时代变迁”为主题,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4-04-02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9年2月,华中工委开会决定抽调干部集中培训,为苏南、松江、苏州、常州等地委配备好主要干部。华北选调南下干部报名条件是“第一年轻,第二有一定文化知识,第三最好是共产党员,没有孩子的女同志也可以报名”。这反映了中共(     
A.阶级基础的不断扩大B.干部政策适应革命形势变化
C.重视干部专业化建设D.干部数量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2024-04-01更新 | 581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5 . 学者周谷城在《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 一文中指出:“上古世界的各个文明经历了由分区并立到交叉往来的发展过程。”下列能体现“交叉往来”的是(     
① 亚述统一两河流域并占领埃及       ② 雅典创立集体管理的公民政治
③ 罗马把地中海变为自己的内湖       ④ 阿兹特克人发明“浮动园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29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北京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是1909年发表于《民呼日报》上的漫画《临渴掘井》,画中茶壶空空,水缸无水,官员在开掘“海军港”这口井。该漫画讽刺了(     

A.清朝官员贪污与腐败B.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态
C.北洋水师战斗力低下D.清政府治理无能与无效
2024-03-27更新 | 324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北京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20世纪初,《大公报》的报人们运用白话文大声疾呼,中国“积萎不振,日渐衰弱者,此何故哉?曰:国民无公德故”。“一家人没爱德,就不成一个家;一国人没爱德,就不成一个国”。这说明此时部分报人已经意识到(     
A.民主科学思想的进步性B.民众精神觉悟的重要性
C.推广白话文章的必要性D.家国一体观念的普遍性
2024-03-27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四方是商王朝“宏观控制”的全国行政区域,是建立在维持域外大小国族固有的地缘性组织基础上的,是王权对诸侯或臣属邦国的册封、认肯,而不是调遣、改变或打破。下列与该学者论述一致的是(     
A.早期统一国家初步形成B.分封体制的优劣始终并存
C.中央与地方间分而治之D.血缘纽带对政治影响较弱
2024-03-26更新 | 18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98年,一位主张变法维新的湖南士绅认为西方的强盛是西方人“得吾教之分数”“其心朴厚”“重信义”“贵廉耻”“上下一心”。因此,“欲救中国之敝,必自正人心始,欲正人心,必自明教化始,此自然之理也”。这可用来说明该维新人士(       
A.仍然坚持“中体西用”思想B.对东西方国情缺乏理性认识
C.反对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D.认识到开发民智的重要性
2024-03-26更新 | 392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3世纪欧洲庄园的经营花费很少,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庄园内部的人力和物力。芦苇可以盖房,桦树可以充作各种用途的木料,鱔鱼可以抵偿帮工的工资,庄园的内部维修也主要使用佃户劳力。这表明当时的庄园经济(       
A.孕育着社会转型的因素B.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投资
C.保持着自然经济的属性D.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024-03-24更新 | 456次组卷 | 10卷引用:历史(北京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