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48 道试题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是一幅1898年的西班牙漫画,漫画右面是穿着星条旗的“援助者”,左面是乞丐形象的古巴。该漫画揭示了(     

A.拉美政治独立进程倒退B.世界殖民霸主的迭代
C.国际局势已被重新划定D.美国门罗主义的实质
昨日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6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2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3世纪,西欧很多骑士领主转变成了富有商业头脑的“经济人”,骑士领主和总管总是要密切关注羊毛的价格,并为他们母牛的产奶量或多或收成好坏而高谈阔论。这些现象反映出西欧(     
A.封建庄园制已濒临崩溃B.农业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C.社会经济转型趋势显现D.市场发展源于阶层分化
昨日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0 世界古代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争论。对该争论解读正确的是(     
人物主张
李鸿章、薛福成等“自古边塞之防,所备不过一隅,所患不过一国。今则西人于数万里重洋之外,飙至中华……为豆古所未有,恃其诈力,要挟多端”“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之大患愈棘”
李宗義、丁宝桢等“夫外患莫大于俄夷,莫急于东北”“但修我陆战之备,不必争利海中也”
左宗棠、郭嵩焘等“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A.诸方列强对华控制力存在强弱B.传统观点与近代外交思想并存
C.湘系和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D.边疆危机强化了清廷忧患意识
昨日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97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6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江西赣州·二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摘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载全国水利工程共236处,前期为155处,后期81处,前期约占三分之二弱。若以秦岭及淮水以南为南方,以其北为北方,则北方前期水利工程占104处,南方51处,北方占三分之二强。但若加上前期陇右道地区的水利,则前期北方占十分之七八或更多。从后期南北地区情况看,后期81处水利中北方仅为14处,南方67处,南方占十分之八强。

——摘编自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汉时期水利兴修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水利工程的分布概况及形成原因。
昨日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江苏南京·二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昨日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江西·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7年,斯大林在《国际形势和保卫苏联》的报告中重申:“现在战争问题是当前的基本问题。”1928~1929年间,苏联开始面临缺粮危机,以粮食出口换取外汇,然后从国外购买工业设备和技术的战略无法实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断言“落后就要挨打”“放慢速度就等于自杀”,号召进行高速工业化,自然能够一呼百应。据此可以推断(     
A.苏联国家制度体系仍具一定优势B.经济大萧条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必然性D.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调
7日内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7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河北邢台·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91年7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化、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希望西方国家每年向苏联提供300亿美元的无偿经济援助,帮助苏联继续经济改革,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表示,在苏联经济改革成果未明朗之前,拒绝给予其大规模的财政援助。由此可以得出苏联(     
A.改革仅限经济体制改革B.作为主权国家名存实亡
C.将终止私有化改革进程D.改革出现重大战略失误
7日内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4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大发展-【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湖北十堰·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了农村赈灾和反共的政治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将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付诸实践,开始用行政命令主动发起农村合作运动。在“救治农村”“调节农村金融”的口号下,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宣传,将城市银行的剩余资金贷往农村,创办信用合作社。1928年,国民党中央执监会通过了《组织合作运动委员会建议案》,将其规定为国策运动之一。“经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提倡,始逐步具体化、普遍化,益以各方面的推动,合作事业之进展逐日形蓬勃矣。”但终因未能改变封建制度,农村合作运动未能起到挽救农业危机和复兴农村经济的功效。

——摘编自傅宏《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二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为了解决中央苏区粮食极度缺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并设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负责管理。19302月闽西根据地发布的《合作社讲授大纲》作为第一个向群众系统讲述合作社的宣传材料,提出了合作社的多项原则,如合作社以增进社员共同的经济幸福为目的,社员必须是自动结合的,等等。19321933年,苏区政府相继颁发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法律规则,推动了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如他们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结合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等。1934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在反经济封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葛文光、李录堂《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合作社的历史沿革及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区农村合作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9年1月,经过66天鏖战,人民解放军创造了“60万战胜80万”的战争奇迹。在其胜利70周年时,多部门联合举办研讨会,总结提炼形成了“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决战决胜”的十六字战役精神。以下与这一“战争奇迹”相符的是(     
A.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B.成为促成国共开展重庆谈判的重要因素
C.标志着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打出了“饮马长江,解放全国”的有利态势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自经学定于一尊后,广义的“经子(子学,又称诸子百家之学)关系”论就一直存在。下表为明末至清代的四位学者有关“经子关系”的不同阐述。他们的这些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阐述
傅山“经子一源”“子先于经”
黄宗羲在“宗经”或“真正的经术”的大前提下有限地肯定诸子百家的思想价值
章学诚、龚自珍“史统经子”前提下的“经子一体论”,认为六经皆史,而史为大宗,经子等一切学术皆为史部之小宗
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折射出儒家文化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C.以人文启蒙为根本追求D.体现出政治统治借助对人伦秩序的维护
7日内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66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5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挑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