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23-24高三上·辽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2年10月10日,中国《大刚报》举办民意调查,下表为民意调查部分结果统计表,由表格内容可知(     
序号问题及结果统计
1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竟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11206人,占99.5%未置可否:56人,占0.5%
7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5724人,占50.8%不要:5424人,占48.2%未置可否:114人,占1%
A.中国战场战局已经根本改观B.国人对抗战胜利充满了信心
C.战时民众社会心理不断变化D.国民党对报刊实行严格审查
2023-01-13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关键词(节选)

时间关键词
1949-1956土地改革法、征收公粮、互助组、农业合作化
1958-1976以粮为纲、人民公社、农村纠“左”、调整、农业学大寨、发展农村副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8-1986包产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2004-2021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表格中选取一个阶段,并概述与评价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取的阶段,对所选取阶段的农业政策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逻辑严谨。)
2022-03-09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的进出口留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国家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哈萨克斯坦3289616011355157217202212228738972909
塔吉克斯坦55782118541514414
乌兹别克斯坦51810427147200172403230451
吉尔吉斯斯坦77421465624569493110867105

出现上述表格所示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A.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B.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苏联解体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是抗战时期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国共不同部队所抗击的日军占这些地区全部日军的比例。(表格材料改编自阎治才《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知(     
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
八路军、新四军58.8%62%58%75%63%58%
国民党军队41.2%38%42%25%37%42%
A.中共指导全民族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B.抗战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C.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付出了巨大牺牲
D.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2023-10-10更新 | 19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2-23高二下·江苏常州·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1980年中国、苏联、美国、日本四国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A B C D
19506187852733484
1955285106174527941
196512231192691024116
19752390105821431410231
19803712100801480011141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钢产量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分别提取材料以表格中的钢产量信息,并据此说明与ABCD相对应的国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3-09-21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5 高二非选择题(5大核心考点+35道高频非选择题)(江苏专用)
22-23高二下·江苏苏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以下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演变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重大事件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
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成员
2016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A.该组织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B.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C.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组织拥有支配权D.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不断提高
2023-04-18更新 | 155次组卷 | 6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选择性必修:经济与社会生活(7大核心知识点+30题高频选择题)(江苏专用)
22-23高一上·江苏连云港·期末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

时期概况
战国货币形制各样,有秦国的方孔半两钱,魏国的刀币等
秦朝统一货币
汉代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宋代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明清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编制

材料二   历代货币(包括钱币)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也给历史以一定的影响,起着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作用。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提取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3-02-17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4题) -江苏专用
21-22高一上·江苏常州·期末
8 . 统计表格是研究经济史的主要史料。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二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类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97年我国的经济成分与1978年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2-03-05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4题) -江苏专用
2022·江苏·一模
论述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名称参加者国宴内容
开国宴(1949年)中共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将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国民党起义将领、工农兵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周恩来总理发表热情致辞,为共和国祝酒。宴会主菜有红烧鱼翅、红扒鸭、红烧鲤鱼红烧狮子头等。宴会酒为山西汾酒、黄酒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国宴(2008)出席开幕式的美、俄、英等1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代表团等宴会设九桌,以鲜花为名,寓意百花争艳繁荣与奥运大家庭和谐。菜品中西合璧:瓜盅松茸汤、荷香牛排、鸟巢鲜蔬、酱汁鳄鱼。配备筷子、刀叉,实行分餐制。
G20杭州峰会国宴(2016)出席峰会的各国首脑及外方代表团国宴布置基调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国。晚宴餐具为中国瓷器,设计采用传统水墨方式表现中华文化。用杭帮菜,佐以葡萄酒。
国庆70周年国宴(201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及4000余名中外人士《迎宾曲》喜庆欢快。招待会主宾区台鲜花吐艳;华表、长城等元素与56各民族面塑人物交相辉映;展现春夏秋冬意蕴的果蔬雕刻鲜活灵动,象征着祖国四季繁荣。

——据周加李《中国外交礼宾的发展变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吴德广《新中国国宴的前世今生》等整理

提炼表格信息,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下图为《1887—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出自王玉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人均国民收入(1887,1920,1936,1949)1936年币值
年份1887192019361949
国民收入(亿元)149.9202.37250.1184.8
人口数(百万人)335.0400450.00541.67
人均国民收入(元)34.745.9953.434.98
时期年平均增长%1887~1920            1920~1936                 1936~1949

0.46                      1.39                           -3.73


对以上表格中人均收入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1887—1920年收入增加与政府政策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B.1920—1936年收入增加与列强侵华放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C.1936—1949年收入减少与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之间内战有关
D.1887—1949年收入变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动紧密相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