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2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如下土地政策 :(一) 必须扶助农民, 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实行减租减息;(二) 在实行减租减息之后, 又必须实行交租交息, 并保存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三) 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对其一部分封建性质的剥削,租息照减,同时保护其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以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这一政策(     
A.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B.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有利于壮大革命统一战线力量D.推动了大后方地区经济发展
2024-04-16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4·安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发现,安徽淮北地区文化呈现出山东龙山文化的特征,阜阳地区文化则为河南龙山文化的延伸,江淮地区文化如六安红墩寺、肥西古埂等既有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也存在良渚文化的某些特征。据此推断(     
A.先民持续迁徙推动文明交流B.淮河流域南北文化有所交流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D.考古发现成为史学认知前提
2024-04-16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城市的部分工作。这些史实表明(     

1939年11月,天津圣功中学张凛组织读书会再次学习《论持久战》,在这次讨论后她约苏菁同学……作入党前的第一次谈话,随即苏菁被组织上接受入党。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余贻侧回忆:地下党经常捐来一些“《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书里的话入情入理,说在了我的心上”。

济南鲁麟洋行经理毛晓亭回忆;地下党王见欣几次给洋行职工宣传毛主席刚发表不久的《论持久战》。我曾参加过两次,对我教育启发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A.发动舆论战成为敌后抗战主要手段B.共产党团结动员各界民众坚持抗战
C.《论持久战》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方针D.党的地下工作队伍得到空前发展壮大
2024-04-13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0年代,苏联提高科学院的地位,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管理力度。1931年6月,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首次提出“计划科学”的概念,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科学的社会关系”“科学与政府”等主题文章,还发起“科学、计划与自由”的讨论话题。科学界的这场争论,聚焦于(     
A.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B.科学研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
2024-04-12更新 | 307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4年4月初,商业部提出:在初级市场中,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除对必须加强采购的农产品应继续加强管理外,对次要的土产与次要的出口物资应适当放宽管理,并可组织公私联购下乡采购,召开初级市场的小型物资交流会,吸收小商小贩参加。此举的出发点是(     
A.迎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B.优化调整商品市场的结构
C.纠正商业改造过急的弊端D.配合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
2024-04-12更新 | 132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某班围绕“北宋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展示如下材料:

组别材料
甲组宋代实行朝廷、府州、县三级政制,在朝廷与府、州间设“路”,作为行政监察区。“以天下之治寄於守令,守令之众朝廷不能尽知,其要:寄於监司”。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4等

乙组太祖周知其弊………始诏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阙下,毋或占留。宋聚兵京师,外州无留财,天下支用悉出三司,故其费浸多。

——摘自《宋史·食货志》

丙组宋初将各地军队中精壮者抽调朝廷成为禁军,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被称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厢军作为地方军,虽间或出戍外地,但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主要从事工役或杂役,因而也称“役兵”。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丁组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北宋)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摘自南宋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1)分别指出甲乙丙三组材料从什么方面进行研究?
(2)运用甲乙丙三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丁组的结论。
2024-04-11更新 | 220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一战略实施者普遍将进行统一战争的准备作为一个综合复杂的体系来对待。秦国坚持贯彻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滋殖人口,开辟土地,发展水利,增加收入。西晋发动灭吴之役前夕,宣布东吴政权“荒淫凶逆,荆扬贤愚莫不嗟怨”。隋文帝委任高颎为准备发动灭陈战争物色人才,其推荐的杨素、贺若弼、韩擒虎骁勇善战,指挥若定,“甚为敌人所惮”。北宋采纳樊若水预制浮梁(浮桥)之策,为日后击灭南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明太祖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建言以及刘基、李善长等人的谋议,顺利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清代康熙采纳姚启圣、施琅等人正确建议,从郑氏父子手中收复台湾。

——摘编自黄朴民《中国古代国家统一战略的决策及其实施》

材料二   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大业追求的历史演进

时期统一大业追求
1921-1949年中共逐步从以“民族自决”为核心理念的“联邦制”,至实现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原则的“单一制”之国家统一理念、战略和政策的历史性嬗变。
1949-1978年对“港澳问题”坚持“暂时维持现状不变”,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为“八字方针”;对“台湾问题”上,坚持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谈判解决——当然也绝不排除用武力的方式来实现“解放”。
1978-2012年针对港澳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和方针政策,并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实现了港澳回归,并逐步破解了台湾海峡两岸长期武装对立和完全隔绝的僵局。

——摘编自齐鹏飞《中共百年全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历代进行统一战争的各方面准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国家统一进程中的特点,并说明这一进程中的历史经验。
2024-04-11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1世纪初,瑞典首相皮尔松认为:“欧盟是我们可以发展起来制衡美国世界霸权的少数几个机构之一”;德国总理施罗德表示:“我确信文明社会需要一个多极社会”;法国外交部长福歇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欧美关系主要是多极化与单极化的问题。这可以佐证(     
A.美国同欧洲关系日趋紧张B.欧盟挑战美国世界霸主地位
C.全球治理新机制前途未卜D.国家利益影响世界秩序变革
2024-04-11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9 . 齐国多滨海之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改革期间,曾设六个工商之乡。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据此可知(     
A.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国家统一B.诸侯国通过改革完成了社会转型
C.地理环境影响国家政策制定D.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2024-04-11更新 | 34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山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前后经历了14年。这期间,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王义市场经济”四个阶段。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武国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之十二》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现了以开放促发展的重要使命,完成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成功范例。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铭《对外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简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