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49—2018年中国与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数据图。这直接反映了(     

A.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完善B.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初的部分经济数据。这些数据变化
A.取决于我国社会制度的变化B.说明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说明我国工业结构趋于合理D.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2020-08-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相关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朝代统治时间节妇数烈女数节妇烈女合计
隋唐326年32人29人61人
两宋316年152人122人274人
A.隋唐统治者未受到儒家伦理纲常的熏陶B.宋朝女性伦理观念根植于商品经济发展
C.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的伦理观念
4 . 如表摘自学者对英国《国民传记词典》中6000多位传主从业兴趣的统计,据此可推断,17世纪的英国(     
知识领域或职业1601—1625年1626—1650年1651—1675年1676—1700年
科学12.8%28.2%31.4%27.6%
医学13.0%27.4%31.5%28.1%
军事8.8%46.7%18.8%25.7%
政治26.6%29.1%22.7%21.6%
神职37.2%30.1%19.5%13.2%
注:传主可有多种从业兴趣。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代议民主政治完善
C.宗教信仰彻底崩溃D.实用主义日益流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立法

时间法律内容
1802年《工厂法》规定车间卫生条件、童工工作时限等
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院内救济和强迫劳动
1842年《矿井法》改善矿工恶劣的劳动条件
1847年《十小时工作法》对工人每天最长劳动时间进行限制
1848年《公共卫生法》对社会的卫生进行国家管理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6-19世纪的世界史》


上述材料是对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立法的统计。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以“社会治理”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6 . 下表为从上海进口(靠港)的外国船只数目及货物载重表,表中数据反映出
年份进口船只数目货物载重
184444艘8534吨
1849133艘52547吨
1852182艘78165吨
1855437艘157191吨

A.西方加速资本输出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C.上海航运国内领先D.列强商品输出意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古代雅典,主持审判的庭审官依据成文法律的字面含义向人民陪审团作解释,陪审团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注重对事实和法律的分析
B.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
C.形成严谨完备的司法程序
D.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

8 .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一一《孙中山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

材料二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5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小部分是恶梦。

一一(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2)为什么说《东方杂志》进行的“梦想”调查对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和“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个梦想来概括分析其必然性。

材料三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

9 . 人口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材料:明中叶后期,玉米、番薯自海外传入我国。它们不但高产,而且不与稻、麦争地,加之栽种培植极易,清朝时在我国普遍种植。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将人头税纳入田地税中征收,人头税取消。大量隐匿人口得以上报和统计,也刺激了人口的大量生产。乾隆帝说“百余年太平天下,休养生息。天下户口之数,视昔多至十余倍。以一人耕种而供十数人之食,盖藏已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晚清学者汪士铎指出,由于“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
——摘编自陈权清《清代人口的增长与危机》
清朝前期(1644年─1840年)是我国古代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阅读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