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一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晋朝、南北朝至20世纪的中国气温变化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以“气候变迁影响政治格局”为主题,任选图中两个历史时期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明确写出两个历史时期,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2更新 | 44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唐朝常见的一些现象及唐朝的部分政策介绍。

现象政策
契丹人李光弼,尝谓,“吾乃祖本汉将,辱于单于之庭”,“壮士当建功大国”法律规定:“熟户既是王人,章程须依国法。”
突厥族出身的将领李怀让攀附汉将李陵为其先祖,认陇西为其郡望法律规定:“凡内附后所生子,即同百姓,不得为器户也。”
突厥贵族出身的阿史那忠,说其“克承大禹□□□□茂业”,又说“今为京兆万年人也”太宗说:“不必猜忌异类,益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安兴贵家族本是中亚的粟特人,却被说是“轩辕帝孙,降居弱水,安息王子,以国为姓”制定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制度。在赋税、徭役等方面,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
在唐为官的高丽人泉男生篡志载其为“辽东朝鲜人”,后裔泉毖墓志中则载其为“京兆万年人”大量任用少数民族或外国人到政府任官,并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
按规定外国人应参加宾贡科考试,大食人李彦升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保留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原有制度、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允许酋长之位世袭
内迁的突厥阿史那氏改为史氏,回纥人唱没斯改名李思忠,等等制定宽松的宗教政策.允许各种宗教在境内传播,以满足不同民族和人群的宗教信仰需求

注:熟户,指汉化的外来或少数民族人口;王人、即政府管理下的编户齐民。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主题明确,契合材料,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创立时间代表人物宗旨
中华民国宪政党1912.3伍廷芳“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统—党1912.3张骞“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共和党1912.5黎元洪“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国民党1912.8孙中山、宋教仁“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民主党1912.8梁启超“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材料二   中国从前的命运在外交……而今后的命运,则全在内政。一个主义、一个党,是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

——摘编自《中国之命运》(1943310日发表,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

——摘编自《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42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开幕词)


提取材料信息,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探索进行解读。
2022-01-21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冬学竞赛历史试题
4 . 从表中能解读的信息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
民国16年53.8%18.7%19.1%8.4%
民国17年10.9%76.6%7.2%5.3%

A.中共中央工作重心转移B.北伐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
2021-02-22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知识竞赛历史试题(1)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61次组卷 | 7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第六届青年教师解题大赛历史试题
6 .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7 . 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常委、台湾行政当局前负责人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祖籍地漳州,受到村民热烈欢迎;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台湾各政党均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B.民进党改变立场放弃了“台独”主张
C.“台独”遭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抵制
D.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政府收回主权史实
1917年北京北洋政府取消德国在华驻兵权,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废除德国、奥匈帝国领事裁判权
1926年北京北洋政府取消芬兰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除日本外,各主要国家均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收回镇江英租界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全面实现关税自主权,正式收回厦门英租界,收回威海卫英国租借地
1943年南京国民政府收回上海、厦门公共租界,收回天津、广州英租界,废除其美在华领事裁判权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收回苏联租借旅顺海军基地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收回英占香港地区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收回葡占澳门地区

——摘鳊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争约的历史考察》等


上表提供了近现代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主权的简要历程,蕴含了诸多信息。解读材料,提炼一个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