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如表呈现了近现代学者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不同解读。这反映出(     
学者解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梁启超、章太炎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是造成中国文化学术落后的祸根罪源,也是导致中华民族濒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代学者刘桂生“罢黜百家”并非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独尊儒术”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
A.集权政府加强思想控制始于西汉B.对汉代儒学的解读趋于客观全面
C.汉武帝的文化政策违背历史潮流D.汉代儒学对近现代学术影响深远
2024-02-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被誉为史诗般的建筑经典,北是正面,为“胜利渡长江”,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浮雕。对浮雕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军队与人民鱼水情深B.南京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D.国民革命运动取得基本胜利
3 . 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
阶段特征年份发展情况
创立和发展1897列强劫盟(瓜分狂潮),清室变法图强之际,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等人集资在上海创办,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
1901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
1904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
1912政体既已革新,而为教育根本之教科书,亦不能不随之转移以应时势之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
1920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
艰难的生存1932日本突袭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总管理处和编译所等皆中弹起火,全部焚毁
1937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手册》《抗战丛刊》等
19461949经营每况愈下,入不敷出,濒临破产
新生和兴盛1954总管理处迁京,全面实行公私合营
1959明确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以译印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为主,兼出中外语言工具书和一部分外语课本
1963制定翻译和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十年(1963—1972)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300余种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出版)
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历史中,文明中心的产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公元前5~4世纪,雅典经济发达,政治上相对自由,公众参与政治,由此产生一种文化上的吸引力,最早成为欧洲的文明中心。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欧洲文明的中心所在。罗马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国家制度建设和法律上。14~17世纪意大利发展成为欧洲的文明中心,文艺复兴运动是其标志。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文明中心都能够维持不坠。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衰弱,文明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了英国、法国等新兴民族国家。欧洲历史上文明中心的转移,还见证了帝国模式的衰弱和民族国家的崛起。如果说1617世纪的欧洲是德意志、西班牙的天下,那么,1819世纪在欧洲舞台上独领风骚的则是英、法等新兴民族国家。一方衰亡,一方兴起,显示出大国间力量转移的清晰轨迹。

——摘编自朱孝远周施廷《全球化进程中文明重心的转移》

解读材料,围绕文明中心的形成和转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释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世界经济和政治军事格局发展进程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大国军备竞赛是美苏之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两个平行市场”反映了美苏经济冷战的排他性
C.冷战后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主宰者
D.“一超多强”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6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与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田氏伐齐,六卿分晋实现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B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C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A.AB.BC.CD.D
2024-03-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为东汉后期政局演变示意图,对这一局面解读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皇权衰落B.加剧了东汉后期的政治腐朽黑暗程度
C.加剧君相之间矛盾D.皇帝年幼是引发宦官专权的重要诱因
8 . 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以下对半坡人社会状况的陈述,有的是史实,有的是观点。你认为属于史实的是(     
A.最早种植了粟和蔬菜
B.半地穴式房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C.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D.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2023-09-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名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费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
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
2023-01-10更新 | 4939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在我们边区政府中,共产党员和其他党派的人士,以及无党无派的人士,都很亲密的合作……非共产党员都同样有职就有权,使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由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B.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
C.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