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中晚唐时期传奇(文言短篇小说)中的部分女侠事迹。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当时(     
女侠事迹
红线女自述“前世本为男子”,因意外杀人而转世为女子,因此红线女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赎清自己前世的罪孽
樊夫人慈悲为怀,无偿救助遭受困苦的百姓
聂隐娘一心为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任务完成之后,选择归隐自然
A.社会尚武之风较为盛行B.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加强
2024-0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 . 某英国学者指出:直到1841年7月底,道光帝及其大臣也只将此(鸦片战争)称之为“边衅”,即使英国人用当时最新的军事技术打败了中国军队,英国人在清政府的文件中仍然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英国侵华有其历史必然性B.国人民族民主主义情绪高涨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清政府受困于传统夷夏观念
2024-02-26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董子高级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2月入校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东晋文学发展情况统计表,对该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地域中心及文学主题
东晋初期主要是以建康为中心的京都地域的“中兴”文学主题兴起
东晋中期主要是以兰亭诗会为代表的会稽地域“玄言”文学主题的兴盛
东晋后期后期主要是以庐山为中心的寻阳地域“遁世“文学主题的兴盛
A.反映了区域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B.体现政治环境与文化互动
C.清谈无为之风冲击传统伦理道德D.创作题材世俗化特征显著
4 . 如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B.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项。

材料一   


上图均为古代饮酒器具,周朝时,对青铜酒具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具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


(1)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及所学知识,解读相关历史信息。

材料二   中国的酒习俗无处不在。春节贺岁、清明祭祖、端午避邪、中秋赏月、重阳登山、婚嫁喜庆、新人交杯、生子满月、商贾开业、送别壮行、凯旋庆功,酒酒香无处不芬芳。诗酒言情,言悲、言别、言愁、言乐、言物,意与象、人与物、愁与怨、爱与恨,都装在一壶酒中……

唐诗中关于酒的称谓繁多,有醇(清酒)、醪(浊酒)、醴(甜酒)、圣(苦酒)、醍(红酒)、醴(白酒);有绿蚁、浮蚁、烧酒、壶浆;有菊花酒、葡萄酒、黄花酒等不胜枚举。酒的词汇更是数不胜数。有酒力、酒醒、酒酣、酒兴;酒旗、酒舫、酒楼、酒肆;独酌、对饮、浅酌、痛饮;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唐代酒文化底蕴的深厚。

自从有了酒,酒器便产生了。到后来酒器也不单纯只是盛酒的器皿,而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按功能可分为盛储器、温煮器、斟灌器、饮用器、娱酒器等。

饮酒也很有讲究。唐诗中描写的饮酒一般遵循一定顺序,首先是“饮”:如元稹的《三泉驿》:“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其次是“醺”(微醉)如韦承庆的《江楼》:“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在“饮、醺、酣、醒、醒、酗、醉”中,让人不仅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饮酒场景,更有诗情画意的表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唐诗中酒文化的基本要素和酒的文化内涵。

材料三   1915年,茅台酒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奖后,名声与身价陡增。但也引来了“成裕”、“荣和”两家烧酒作坊为奖牌之争打起了官司。当初,送酒参展,国内农工部未加区别,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获奖后金牌归谁,两家都倾全力相争。1918年,贵州省公署对这场打了3年有余的官司进行调查,于民国10年(1921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省长刘显世签文:“仁怀县知事覃光銮,呈一件巴拿马赛会茅酒系荣和,成裕两户选项呈,获奖一份,难以分给,请核事由。呈悉此案出品该县,当日微集呈省时原系一造酒公司名义故,奖凭奖牌仅有一份,据呈各节虽属实情,但当日既未分别两户,且此项奖亦无从再领,应由该知事发交县商会事务所领收陈列,勿庸发给造酒之户,以免争执,而留纪念至荣和成裕,两户俱系曾经得奖之人,嗣后该两户售货仿单商标均可模印奖品以增荣誉,不必专以收执为贵也,仰既转仿遵照此令。”才结束了这场获奖讼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贵州省地方政府处理“成裕”、“荣和”两家烧酒作坊奖牌之争的措施。
2024-02-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2023-06-21更新 | 4908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大秦景教(即基督教)流行中国碑,唐建中二年(781)立于长安大秦寺中。碑文记载了基督教在唐代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及其以后100多年流传中土的情况,是闻名海内外的世界四大名碑之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得益于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B.是了解唐朝宗教情况的第一手史料
C.中外文化的相互包容与吸收D.景教传播导致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
2023-09-0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漫画选自英国讽刺画杂志《PUNCH》1895年,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软弱无能”
B.作品充满了西方对于中国的文化偏见和偏执
C.讽刺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挑战清帝国的史实
D.讽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坐视不管
2023-09-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1—1985年,中国主流媒体先后创办了综合性的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和《嘹望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当时新华社每天有300多条外语通讯稿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受众人数也达到百万。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中国(     

A.摆脱了美国对华的封锁包围B.意识形态外交已经不复存在
C.积极塑造对外和平外交形象D.对外开放领域日益得到拓宽
2023-08-27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小豫同学为探究性学习而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部分重要史料。下列对他所收集的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重要主张选摘

作者及文章

“即今日欲开民智,开绅智,而假手于官力者,上不知凡几也,故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上权过重,民气不伸;民气不伸,国势亦因之而弱”

易鼐《中国宜以弱为强说》

“拓睦仁(日本明治天皇本名)之未竟,用明治之五誓言”

樊锥《开诚篇》

A.维新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B.救亡图存成为国人共识
C.戊戌变法触动顽固派利益D.有识之士一致赞同变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