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传播过程
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简要介绍了达尔文学说,进化论自此传入中国
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并以《天演论》为名正式出版。翻译过程中作者有所评论和发挥,他阐述了“优胜劣败、弱肉强存”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等思想,举国震动
1904年邹容在《革命军》中言“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
辛亥革命前后《天演论》发行了30多种版本
20世纪20年代达尔文原著翻译出版,中国人对达尔文学说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①对进化论认识经历了曲折过程②进化论可以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
③进化论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④全部国民都能正确地认识进化论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022-01-25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2006年全线开通的青藏铁路,它的修建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该铁路的修建

①诠释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精神②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③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④说明中国的高铁技术自主创新领先世界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2-01-24更新 | 369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该图文说明唐朝三省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诏执行。

①都位于宫城之内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②空间布局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统一
③尚书省对门下省诏令具有一定否决权④职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4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历史地图


(1)观察以上四幅地图,提取地图信息,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结合四幅地图和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2022-01-24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容闳

容闳出生于广东香山的贫困农家,幼时就读于澳门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和近代自然科学课程又兼习《四书》《五经》。后来容闳在校长的资助下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所学校就读,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尤爱读《爱丁堡评论》(苏格兰启蒙派的重要阵地)。18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决心用自己的新知识改造旧中国。

容闳回国后,把改造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国身上。1860年他拜会洪仁玕时提出创办新式学校,创立现代银行、金融制度等建国之策。但经过一番考察,容闳对太平天国相当不满和失望。1863年,容闳受曾国藩“三请”,帮助建立制造来复枪的工厂。容闳认为,中国最需要的不是制造枪炮的工厂,而是制造“机器母厂”。曾国藩采取这一建议并付诸实施。1854年至1872年,历经18年的不懈努力,容闳最终促成首批30名官派幼童留学生赴美。留美幼童受到西方文明影响后发生巨大变化,被顽固派诬告为“毫无管束,遂致抛荒本业,纷纷入教”。1881年,首批留学生被强令回国。人数不多的留美幼童在中国近代困难重重的转型中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1898年,容闳参加了保国会成立大会。后来,容闳认识到难以在体制内改革清政府,于是走向了暴力革命,积极筹款支持革命派。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给他写亲笔信,邀请他担任要职。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容闳的个人经历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1-24更新 | 666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北京城址变迁

材料一



(1)依据上图对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和城市布局进行简要说明。

材料二 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开始民族得到了南北大调动、大迁徙、大融合,改变了民族人口分布的格局。民族意识、中国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契丹人、汉人、党项人、女真人,同是国人,今皆一家。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辽金时期政治重心开始北移的影响。
2022-01-24更新 | 48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材料一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保证嫡长子的纯洁性,周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周礼》记载:“王者立后、三夫人、九缤、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西周礼制还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男女未成年不得成婚。《礼记·曲礼》记载:“男女无媒不交。”西周婚姻的成立,程序上必须符合“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完成六礼后,婚姻关系才算成立。

材料二   汉代统治者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礼的调整作用,注重引礼入法。汉代不仅遵循一夫一妻制度,还强调和倡导女子从一而终。其中,汉代的“三纲五常”是伦理道德准则,也是立法的最高原则,其中“夫为妻纲”为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地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妻子必须遵循丈夫的想法和决定,以丈夫为尊。在结婚要件中,汉代遵循“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和“六礼”;汉朝从人性出发,认为男女年龄太小做父母是不理性的,鼓励晚婚。

材料三   唐代,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开化,社会理念开放,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唐代的礼俗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变化。例如:离婚比较自由;妇女地位较高。在婚姻成立上,《唐律疏议·户婚》记载“为婚之法,必有行媒”,说明“媒约”的介绍是唐代婚姻成立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唐律首次提出了同姓不婚、亲属不婚、良贱禁婚以及宗教民族等一系列结婚的禁止性条件。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婚姻制度和西周婚姻制度的异同,结合所学分析汉代婚姻制度注重“引礼入法”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概括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70年,英国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①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②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③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④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9 . 1955年8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鼓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国家条例。该条例
A.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贯彻了“双百”的方针
C.表明新中国对科学的重视D.体现“祖国统一”大业
2022-01-24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印度西北部,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印度的佛教精神相结合,奠定了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基础;在中亚的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式的城市;中国新疆塔里木地区发现的一枚中国人的陶土印章,呈现出希腊化的图案。这表明
A.希腊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B.希腊化时期的各地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大同
C.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向远东不断转移
D.传播希腊文化是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要原因
2022-01-20更新 | 1481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零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