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9月,美国派德特里克堡基地的细菌战专家调查日本细菌战有关情况。19479月,美国国务院向当时美国驻日最高司令作出指示.为了获取日军满洲731部队石井等人掌握的细菌实验资料,可以"不追究石井及其同伙的战争犯罪责任"。到194811月东京审判结束的几年间,美日之间达成了秘密交易。美国以豁免731部队战犯战争责任为条件,得到了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细菌实验、细菌战、毒气实验等方面的数据,并为此支付了25万日元。20世纪90年代初,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就曾发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丢失事件。20197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突然关闭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称实验室没有"完善的系统"来净化废水。但是,疾控中心以"国家安全原因"为由.拒绝公布有关其决定的信息。2020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多地暴发的同时,美国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全面恢复了运行。20215月,媒体报道,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在198911月曾险些发生埃博拉病毒泄露事故。6月,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点名了三份关于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报告。8.意大利媒体剑指美军血液项目.呼吁到德特里克堡溯源。


(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罪行。
(2)根据材料和所学,对美国政府在历史与现实中所扮演的角色加以评价。
2 . 2020年、川2811.1洲个国人大次公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成丈法传统源远流长,从(法经》到《唐律疏议》,再至《大清律例》,一脉相承,沿革清晰。除律外,令、格、式、典、较等也是国家制定法的重要形式,这些法律形式虽名称不一,但在法的效力渊源上基本相同,都是由皇帝和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发布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蘸,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政治控制,侵犯皇权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重点打击对象……因而以惩愿为1的的刑法被特别强调,刑法体系既发达又严密对维护封建统治作用不大的民事行为,统治者则不够重视,因此国家制定的法律中涉及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较少

——摘编自王谋寅《论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的特征》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共有108项条款,有关纯民事的法规有38条,约占总数的35%;另外涉及民事或民事化的法规有16条,约占总数的15%。帝国后期于公元533年编纂完成的《民法大全》由四部分组成,作为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学说汇纂》由50篇组成,分为七个部分,其大部分内容属于现代意义的民法,这是不争的事实。《民法大全》的第三部分是《法学阶梯》,共分四卷,每卷细分为篇、段,主题编排次序是法源、人、财产、继承、债.时效。除民法外,它也包含法的一般理论、刑法,但私法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摘编自中建平《罗马私法文化的勃兴与法治理念的形成--对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法律相比古代罗马法的不同特征,并简述这些特征的历史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8月14日,在美国支持下,蒋介石派代表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共同对日作战,互相支援,不得单独与日本停战媾和;对日作战终止后两国共同采取措施,以防止日本再事侵略。蒋介石则同意外蒙古独立;中国长春铁路由两国“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大连为自由港,港口主任由苏联人担任;旅顺口海军基地由两国共同使用。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东北问题成为中苏同盟关系中最难处理的问题。 中方要求,苏联放弃在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并将上述所有权利和义务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斯大林来讲,东北问题的退让,涉及苏联在远东核心利益的重大损失。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最后,斯大林还是决定作出让步。双方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有效期30年……在经济方面,双方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唐传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始末》

材料三   1979年4月3日中国政府照会苏联政府,明确表示不再续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不正常的中苏同盟关系,开始了中苏关系缓和并逐渐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关系随着中俄边界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深化,成了“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目前两国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时期。2019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了两份声明,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堪称当今世界大国、邻国和谐共处的典范。

——摘编自刘显忠《中俄建交70年的历史回顾及今后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行简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苏(俄)关系的变迁及启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士绅阶层源远流长,但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成为一个群体,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明清士绅阶层鼓舞民众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修建农业灌溉设施;带领乡民开山架桥,修建道路,并定期修整维护道路;躬体力行,传授经典,传播传统道德信条。每逢粮食歉收、灾荒年份、乡民生活窘困之时,士绅阶层筹资筹粮,开设粥棚,赈济乡民。士绅阶层带领乡村民众制定乡规民俗,对地方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士绅阶层有时候还凭借其特殊的社会地位,无情地剥削乡里民众,强迫民众为其劳动服务。在调解处理乡民诉讼纠纷时,士绅阶层有时也会因为收受贿赂,导致调解判罚的偏颇。

——摘编自李富豪、罗运胜《论明清士绅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及其对当今乡村振兴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保甲废弛,政府对乡村治理进行了适度调整与变革。晚清政府仿效日本推行地方自治,在乡村推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且具有现代治理色彩的举措,如兴办新式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和发展乡村经济等。1915年,民国政府在清末制度设计的基础上相继颁布了《地方自治试行条例》及《施行细则》,最早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自治模式。192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渐成风尚,众多社会精英投身其中,中国乡村建设呈燎原之势,600多个乡村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兴办教育、改造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办理防卫,复苏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

——摘编自冯俊锋、唐琼《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再考察》

材料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习近平20219月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士绅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并分析其不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通过支持新一代非洲领导人,在关键领域建立享有盛誉的领导人网络,巩固美非间的紧密联系,并在非洲提供后续领导机会,加强输出美式民主制度和刺激非洲经济增长。2022年美非峰会期间,拜登举办了非洲和侨民青年领袖论坛,有意打造全球性网络增进美非伙伴关系。他强调提升与非洲侨民参与度的伙伴关系,并在论坛期间宣布成立了有关非裔侨民参与的总统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非裔美国人和非裔移民社区的多元代表组成,将在此后加强美国官员与非裔侨民之间的对话,鼓励促进美国非裔侨民的公平和机会,并加强非洲社区、全球非裔侨民和美国之间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联系。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也宣布,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向“非洲青年领袖倡议”提供超过一亿美元的资助,“用以支持寻求创新、多样化的非洲青年男女在21世纪的经济中脱颖而出,并促进非洲社区、国家和大陆的变革”。

——摘编自ⅡAS《从宣传战到文化外交:美国对非“青年领袖计划”的历史、现状及影响》

材料二   2021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及“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非洲学生在中国参与培育各种中草药,学习实用的中医知识。还会体验书法、京剧、武术等艺术。中国通过支持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和华文学校来普及汉语教育,并通过“汉语+职业技能+中华传统文化”等多种教育形式,努力探索并进一步提升汉语的实用价值。目前,已有南非等不少非洲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此外,中国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特别是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了中非媒体合作,为非洲的汉语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已被非盟总部确立为中国面向非洲国家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

——据蔡建国《学好中华文化促进中非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和中国对非洲文化政策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美国和中国对非洲的文化政策。
2024-04-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