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空间”。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022-11-12更新 | 342次组卷 | 58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郭嵩森(18181891)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身上有着强烈的家国之忧。1858年,他上折言洋务,主张“通夷情,加强筹划海防,筹建水师”,木得到咸丰帝重视。1875年,再次将关于洋务的主张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认为西方器物是末技,只有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发展工商业才是出路。1876年,郭嵩焘作为首任驻外公使赴英国伦教,将沿途见闻写成《使西纪程》寄回总理衙门。同年出于保护华侨利益考虑,他建议在新加坡、横滨、旧金山等地设立领事馆得到清廷采纳。他在欧洲期间积极考察西方文明,盛赞西方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该研究学习。这些言行遭国内顽固势力的谩骂攻击,郭嵩焘于1879年黯然回国,称病回籍,结束了处处受挫的仕宦生涯。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中《郭嵩焘日记》(18551891)涉及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

——摘编自《洋务先知—一郭嵩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嵩焘的历史贡献并分析其官场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日记》的史料价值。
2022-09-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国家更为持久和稳定的标志和符号……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指出,1955年要发动全国讨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在全国印行,各地的群众讨论陆续展开,并对草案高度拥护。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繁体字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是严重的妨碍。方案强调国家对汉字简化的支持态度。改革文字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根据21世纪初的国家调查数据显示,89.58%的人选择阅读相同内容的简体字印刷品,95.25%的人平时主要写简体字。下表内容为近现代以来新词汇事例。

创造新词的方式繁体字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沙发、牛顿、布爾什维克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
赋予旧词新涵义共和、格致學、科學、總统共和、格致学、科学、总统
其他西學、洋錢、孔子學院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摘编自陈先松等《新中国成立初期汉字简化改革体现的人民立场》等

材料二   英国的殖民地开办了许多免费的教授英语的学校,对拔尖学生发放奖学金。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场。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150年中,约一半的科学技术文献是用英文写作的。在国际海事救助和航空管制方面,各国按英美国家的安全和技术标准统一使用英语。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和美国已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产品生产国。

——摘编自《英国近近现代教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在不同时期重视语言文字的原因和新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英两国文字变革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语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2-09-1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方面已切实感受到:“学术交流可以推动苏联精英阶层对美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态度从否定转向羡慕与崇弃。”事实上也确有一些苏联大学生和年轻的知识分子逐渐对官方意识形态中的反美观点持有异议。材料反映了(     
A.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B.美苏对抗侧重于文化领域
C.交流活动推动了苏联科技水平提高D.美苏由对抗转向合作交流
2022-09-10更新 | 970次组卷 | 10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广大人民群众、部队、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都要开展必要的生产。之后,抗日根据地相继掀起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     
A.粉碎了日寇的疯狂进攻B.推动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C.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D.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2022-09-10更新 | 634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890年,马建忠在《富民说》中指出:“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可复聚:进口货少,则未散之财不复散。其或散而未易聚也,莫若采取矿山自有之财。”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B.外国资本输入不断加剧
C.发展民族实业的主张D.求富以自强政策的改变
7 .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艺从中原传到岭南: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这反映了当时(     
A.青铜器制作丰富而精细B.社会进程从多元趋向统一
C.中原经济水平领先周边D.青铜文明处于极鼎盛时期
8 . 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提出,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而应该彻底铲除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19世纪70年代以来,马克思、恩格斯也开始接受议会斗争作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方式之一。这表明
A.代议制已臻于完善B.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C.工人运动走向低潮D.马、恩放弃暴力斗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19世纪60年代建成的,但运河一直被英法经营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控制,严重损害了埃及的主权。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发电量,埃及政府计划在尼罗河中游建造阿斯旺高坝,为此必须收回运河主权。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运河航运由埃及负责管理。这引起了英、法极大恐慌,随即联合以色列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面对强敌,埃及军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埃及人民的正义行动,不仅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反对西方列强的运动,也促使英、法国内矛盾激化。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通过停火议案,英、法被迫宣布停火。苏伊士运河战争最终以埃及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摘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苏伊士运河战争的认识。
10 .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成为农村的主要生产模式。2005年,国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转包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和规范。这一举措
A.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促进了土地所有制的革新
C.有利于弥补个体农户生产的不足D.带有农业集体化生产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