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后,85%的政府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3个工作日。据此可知,我国(     
A.对外开放的格局日趋成型B.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
C.国内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D.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学阶梯》认为:“每个民族都有专门为自身治理制定法律的权力,这种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同样的尊重,叫做万民法。它包括各民族实际需要和生活必须制定的一些法则:例如战争发生了,跟着发生俘虏和奴役,而奴役是违反自然的。”据此可知(     
A.罗马帝国因扩张而急需完善罗马法B.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
C.罗马法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D.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3 . 下面是186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B.传统商业仍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
C.传统经济的顽固性D.清廷通过自救运动延续了其统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1540—1960年期间5国科学成果比例图

图2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五要素钻石模型”

—摘编自潘教峰等《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英国在1900年6月24日发表的漫画《对龙不利》。图中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该作品(     

A.旨在抨击清政府的盲目排外行为B.预示着清末新政必然失败
C.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20年美国国家贸易评估报告》确定的主要数字贸易壁垒包括数据本地化、数据跨境流动和网络广告等多个方面,涉及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美国在数字领域高举“数字自由主义”大旗,强调自由开放,但却以威胁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为借口,禁止与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应用程序有关的交易。这可用来说明(     
A.非经济要素严重制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冷战影响经济发展与技术交流
C.新技术革命引发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D.旧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根深蒂固
7 .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思想的演进,长期面对着一个“先生”与“学生”关系相处的难题。一些先进中国人总是以为“先生”会帮助“学生”。李大钊说:“这一运动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面目,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形成崭新样式”。据此可知,李大钊意在强调(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B.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
C.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D.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传播
8 . 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平干王刘元去世。大鸿胪禹上奏称,刘元多次杀人且暴虐无道,被刺史举报,罪名确凿。按《春秋》义理,“诛君之子不宜立”。上奏许可,封国遂被废。这说明当时(     
A.王国问题得以彻底解决B.监察官具有位卑权重的特征
C.尊崇儒学原典蔚然成风D.儒家伦理成为治国重要依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中获得的世界地理新知识。利玛窦本人在中外文著述中都说《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亲手绘制的,明代科学家李之藻等人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序文中也有同样的说法,阮泰元《两仪玄览图》序文中亦提及此事。但近年来,美洲郑和学会会长李兆良提出,《坤舆万国全图》并不是利玛窦的作品,而是郑和为了准备第七次下西洋绘制的,“成图时间为1428~1430年”,该图“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李兆良所有演绎的逻辑起点是:《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以奥特里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为蓝本绘制的”,但《坤舆万国全图》上面共有“1114个地名,全部是中文标注,比奥特里乌斯的世界地图增加了几百个”,《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些多出来的几百个地名是从何而来的呢?他的结论是:这些多出来的地名“只能得自中国资料”,即15世纪前期郑和环球航行时所绘的中文世界地图。李兆良此处所说的“奥特里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指的是奥特里乌斯(Abraham Ortelius)所编地图集《地球大观》中的一幅世界地图。《地球大观》于1570年首次出版,是世界史上第一部近代地图集。李兆良还写道:“《坤舆万国全图》有原本藏在南京,官吏们密谋以利玛窦顶替作者”,“官员们在原图上添加序言和有限地名,利用利玛窦名义公开”。李兆良主要依据两种文献:一是明代梁辀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二是《利玛窦中国札记》。对照一下梁辀原文,没有一个字可以支撑李兆良的观点。

——摘编自龚缨晏《〈坤舆万国全图〉与“郑和发现美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李兆良的“新发现”谈谈史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0 . 有学者认为:拉美独立运动时,广大民众和最激进的派别总是被排挤、被限制或被镇压。最终,摆脱西班牙控制的拉美被更多的欧洲国家新的经济所控制,而且独立后的拉美还长时间被限制在这样一种历史状态中。这说明拉美国家(     
A.保留了宗主国的军事独裁统治B.深受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影响
C.始终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位D.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工业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