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国王势力
B.整肃地方吏治
C.加强中央集权
D.完善监察制度
2 . 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B.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C.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2020-04-11更新 | 591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9年重庆市璧山区大路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C.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2019-05-16更新 | 41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重庆市璧山区大路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他(罗斯福)的一些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的权力,这种趋向已经证明是不可逆转的”。该论述说明当时美国
A.创新了国家管理体制
B.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
C.国家干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D.改变了权力制衡原则
5 .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019-03-29更新 | 4725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9年重庆市璧山区大路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曾是历代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近年的相关讨论已基本趋于沉寂。不过,总结反思后不难发现,以往对此事件的研究主要是自上而下,很少将考察重心放在社会最基层的广大民众身上。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
A.太平天国研究日渐成为显学
B.农民战争研究理应受到重视
C.革命史的研究理论不断兴起
D.研究历史的视角应有所转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薛瑄(1389~1464年)字德温,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因生性聪颖,再加上良好的求学环境和自己的勤奋,薛瑄在六七岁时便能对《小学》四书熟习背诵,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他勤政爱民,刚直不阿,被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因得罪太监王振,以对当今朝廷不满为由,薛瑄被下于锦衣卫狱中。1449年,冤案得以平反并入内阁参与机务。后因对明英宗玩物丧志不满,辞官回乡。薛瑄在家乡设教,讲学著述,“秦楚吴越间来求学者以百数”,一度出现了“从教门外尘如海”的盛况;他还精研程朱正心复性的理论,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薛瑄所处的时代,“道学不明”、社会风气“颓废”,嘉靖帝亦日:“圣贤道学不明,士趋流俗,朕今有感薛瑄能自振起,诚可嘉尚。”薛瑄死后’朝廷降旨准予薛瑄从祀(注;配享)孔庙,被尊称为“先儒薛子”,成为明代第一个配祀孔庙的先儒。

——摘编自韩金晶《民国以来薛瑄研究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薛瑄能够成为一代名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薛瑄从祀孔庙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类型内容
15—16世纪商业与农业的分工宗主国在中南美洲等殖民地从事黄金、香料和奴隶贸易,从东方国家输入瓷器、丝绸。
18—19世纪制成品与原料生产的分工英法等西方列强主要从亚非拉国家获取棉花、天然橡胶、铁矿石等生产原料。
19—20世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形成工业国、农业国、矿业国,生产和贸易国际化。
20世纪70年代后生产类型或生产环节的分工跨国公司推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国际分工。冷战结束后,形成组织、生产、销售三个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

——据阎学通、杨原著《国际关系分析》


表为近代以来国际分工发展历程简表。解读表格信息,围绕“国际分工的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须史论结合。)
9 . 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论点论据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
10 . 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018-01-18更新 | 35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重庆市璧山区大路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