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范文澜(1893-1969)是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少年时接受章炳麟“爱国爱种”的政治主张,拥护辛亥革命。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后,开始阅读宣传新思潮的书刊。翌年秋,在天津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爆发后,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02月到延安,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委托,主持编写中国通史(含中国近代史),在学术界率先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经学的阶级本质、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规律作全面的评述。1941-1942年出版《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和中册,以阶级斗争为研究历史的基本线索,通过对史实的具体分析,揭示旧社会旧事物必然要被新社会新事物所替代的规律。1947年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征,高度评价了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历史功绩。

——中国社会科学网《范文澜》


(1)根据材料,概括范文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爱国行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范文澜以唯物史观作为史学研究理论基础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原始国有制形式,强调国家对于土地与人口的责任。环境保护必然被纳入国家主导的法治体系中。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国家赋税只与登记在册的纳税.土地面积直接相关,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不再发生直接联系。西汉之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司徒退出了对农业的管理。隋唐时期,从属于工部系统的“虞部”还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职能色彩。但在元代时,“虞部”被取消。明朝恢复“虞部”,改称“虞衡”,它成为供应国家日常器用及军需物资的部门。明清时期,中国西部环境严重恶化.

——摘编自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通考——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本线索》

材料二 西方现代环境法学理论在发展观上的变化是,放弃先发展、再污染、最后治理的发展策略,逐步提出边发展、边治理的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直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的策略。在西方的环境保护中,在工业革命后,英国制定了《碱业法》,美国制定了《煤烟法》;二战后,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瑞典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加拿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希腊宪法第24条、葡萄牙宪法第66条都明确了国家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各国国内环境法体系都注重与ISOl4000环境体系(以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为目的的框架文件)相配套。

——摘编自苏昌强、阮妙鸿《西方各国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府环境保护职责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现代环境保护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