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459年,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尼安一世发出通告,“宣布帝国法院的审判以共同的法律为基础,由十六名法官共同执行”。法官中至少有八名是法律博士,他们必须精通罗马法;另外八名,则是从罗马法赋予其特权而对罗马法深具好感的贵族阶级中选任。材料表明
A.德国是古罗马帝国的继承者B.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罗马法奠定了近代立法基础D.罗马法体系完备且内容翔实
2022-04-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将外来思想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并为我所用,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大特点。而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碰撞下,近代中国围绕着时代主题,先进的中国人相继从多个层面积极地回应西方。出于自我救赎的迫切需要,西方思想的接受者们并没有一味地盲从某种思想,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寻求这些思想与中国问题的契合点,要求这些思想能够“有的放矢”“为我所用”,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

——摘编自宋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世思想史背景》


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美德是否可教?普罗泰格拉认为美德不可教,因为人性是反道德的,所以美德是不可教的,只能通过规训和惩罚的方式实施。但同一时期的苏格拉底却认为美德是可教的,在美德和智慧上较低级的人应该接受在美德和智慧上较高级的人的教导。两人对此问题的认识虽然各异,但共同说明的观点是
A.美德和智慧不能并存B.教育是实现美德的重要方式
C.人类的美德不可或缺D.人性本恶可以通过教育改变
2022-04-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热心讲学的目的,固在开发民智,陶育人才,而其最终的目的,则仍在改进政治,创造理想的世界。这表明宋儒
A.完全摆脱先秦儒学的影响B.基本实现了儒学的复兴
C.注重发挥经学教化的职能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022-04-2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在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深刻的改革。上述改革措施的目的是
A.借鉴西方理念变革政体B.促进国家体制转型
C.调整方针,应对统治危机D.培育主权国家认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宝祐四年(1256年),吴潜受命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当其时,蒙古沿南宋过境陆续建立起一批进攻据点。为此朝廷多次下令措置、防遏海道。……海水军于绍兴二年(1132年)随沿海制置司设立而置,至吴潜制明州时,水军新旧总额为六千人,但常阙数百人,实际所管之兵仅五千人。水军衣粮皆由庆元府供给,券钱则分为二,新军二千人由庆元府给饷,旧军四千人则由通判厅支给。吴潜上任后招镇军额,事权归一。同时在定海水军之内……一层防线,加强防御警备。吴潜还于宝祐五年创义船法,令三郡所部县邑选各乡有财力者以主团结,并添置干办公事三员分莅其事。义船法行后,有效地动员了民力加入沿海防御体系当中,并借此举加强对沿海民船的管控。吴潜沿海制置三年有余,朝廷评价其“郡纲振饬,海道肃清”、“备竭勤劳”。

——摘编自朱文慧《御寇与弭盗:吴潜任职沿海制置使与晚宋海防困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潜海防措施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潜海防措施实施的积极作用。
7 . 据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与苏联的粮食产量不相上下,但在八十年代以后苏联粮食产量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中国粮食产量仍然是持续增长,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失败,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积极性
B.中国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收效甚微
C.苏联政局不稳影响经济发展,邓小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科技发展提高粮食产量,美苏冷战限制苏联发展
2021-06-03更新 | 295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单方面拒绝《京都议定书》,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中东局势日趋恶化,印巴关系再度紧张。

材料二   在亚洲有将近20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用还不到两美元,农村的贫困加上快速的工业化,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了城市过快的无序扩张,也给城镇土地和资源带来了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再加上大规模的城市化和贫穷的存在,加快了环境的恶化。

——2008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博鳌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三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近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能源、资源价格上涨,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通胀压力增大,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

——200879日胡锦涛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中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出席会议的领导人,你如何应对材料三中的“不稳定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当地时间 2021年3 月 23 日,苏伊士运河发生了塞船事件,导致运河双向断航。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塞船”事件严重影响这一期间全球市场石油、天然气、铜的供应,甚至可能威胁到卫生纸的生产。这表明,当前的世界经济
A.贸易保护日益明显B.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C.资源配置愈加科学D.发达国家无力主导
2021-05-07更新 | 325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