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他国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概括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会议和新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2016-11-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也。
——列宁
材料三: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土海《翻译世界》
材料四: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社会上,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一国之内,早已分开两国:一个劳动国,一个资本国。那资本国和劳动国,早晚总有一天会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准备着听战报罢。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以工业立国者,因事事皆积极进行,故恒至生产过剩,竞争市场,推广殖民地,因此血战,前后相继。--章士钊《在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演讲欧游之感想》
材料二 法西斯主义是衰退社会中的一副兴奋剂,法西斯主义能救我国吗?我们回答:能。法西斯主义就是现在我国最需要的东西。
--蒋介石演讲词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统计数字: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失业人数1933年为550万,1935年为200万,1937年不到100万,1938年只有几万了,基本上“消灭”了失业现象;德国还大建公共工程,修筑了那个时代最发达的高速公路;德国还在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全民福利,建立了妇女生孩子要给补贴等现代国家一系列的生活保障措施。
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农业集体化造成的饥荒:究竟有多少人饿死,没有全面的统计数字,今天乌克兰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数字是,仅1932-1933年间,在乌克兰一地,大概就有240-750万人饿死,他们并不是没有生产出粮食,粮食被用去干什么了?卖到国际市场上换工业设备。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那时候设备便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玉贞教授统计了一下,每饿死一个人给国家作出的是10个卢布的贡献。苏联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代价的,这是多么残酷的现代化呀!而在当时,苏联一方面渲染自己工业化的成功,另一方面则小心掩藏饥荒的真相,世界各国都羡慕向往,向苏联学习,一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浪潮。
--《关注历史中的人》
法西斯最大的特征就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德国人在元首的领导下长得都一样了,不仅衣服一样,而且头形也一样,不仅笑容一样,而且眼神一样,原来他们被洗脑了,没有了自己的头脑和思想,陷入集体无意识,最终变成元首对外扩张的利刃!
--《第三帝国》
在此之前美国的企业为了获取利润无所不用其极,常见的办法就是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只要没犯法,企业内部的事也没人管得了,而且只要有一家企业这么干,大家就都得这么干,因为没有人竞争得过血汗工厂,有良心有道德的资本家为了生存也只能随波逐流,这在经济学上叫劣币驱逐良币。当然新政开始以后就不一样了,政府限定最长劳动时间,那么资本家该如何赢利呢?一个是改革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个是技术创新。
--《关注历史中的人》
话得从头说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贫富分化。解决的直接办法是得让工人有钱,政府能不能直接给工人涨工资?不能,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企业是私企。怎么才能让资本家给工人涨工资呢?劳资关系中双方是不对等的,资本家拥有资本,劳动者拥有的是劳动力,所以要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就要使劳资之间的力量对比相对平衡。怎样才能提高劳动者在与资本家博弈时的实力呢?让工人们团结起来!赋予工人结成工会、游行和示威的权利,提高工人与资本家博弈的能力,于是我们工人有力量!在与资本家的斗争中,工人的境遇逐渐改善。
--同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出了什么问题?
(2)至此,一战至二战之间,传统资本主义的困境已经展现,造成困境的原因已经揭示,历史呼唤新的道路。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历史出现了哪几条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斯大林上台后为实现经济建设目标,采取很多措施,其中哪一条是核心?为什么?苏联很快实现工业化,据材料三,其代价是什么?如果单纯从经济上看,德国的新道路似乎成绩斐然,据材料三,其代价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在那个风云际会、何去何从的时代,罗斯福新政最伟大的意义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4 . 股票既能为经济发展募集到资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股票的分红也会导致人们的投机和贪婪,造成血本无归,给经济带来危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1)材料一中新航路开辟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哪一方面的“重大变革”?结合材料和
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变革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160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阿姆斯特丹也被誉为“17世纪的华尔街”。
——《大国崛起 荷兰篇》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上半期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股票交易中心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投资银行在企业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中发展壮
大,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筹集资金。铁路公司是美国第一批从外部获得资本的公司,英国人、德国人和法国人大量购买美国铁路股票。……没有投资银行的帮助,从来没有一个私人企业能够如此迅速地筹集如此巨大的资本。……股票市场因为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而发展,股票的上市,又产生兼并和并购企业的动机。例如查尔斯·范林特成功的完成了美国橡胶公司的合并。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说明美国投资银行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在这段股票牛市的后期,乐观演变为疯狂,……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
——秦义虎《金融的历史》
(4)依据材料四,指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分企业也开始采用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并组建股份公司。……随着股份制企业数量不断扩大,产生了对已经发行股票进行转让的要求。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集中交易市场的正式形成。……到1997年,通过境内外股票发行上市共筹集资金129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姚遂《中国金融史》
(5)依据材料五,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部分企业发行股票的初衷是什么?并概括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形成产生的积极意义。(不得照抄原文)
2016-11-27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河西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历史评价的对象历史评价的变迁
古文经①西汉以来,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教版)他(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太平天国运动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
(1958年撰写)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9必修1》(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指出: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盘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教版)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注释:①汉武帝末年^在孔宅和河间献王等处,陆续发现许多战国时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都是用小篆写成的,这些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一个历史评价的对象,指出当前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其历史评价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6 . 科技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到中国来传教的法国学者和传教士巴多明和汤执中,首先向法国学术界介绍了《本草纲目》……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而这部文章里边,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个品种。……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编自钱文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材料二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成就的取得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896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生物不断在“变”、不断在进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社会也是如此。既然人力可“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人治日新、变法图强,国家就可永存,种族就可不坠,此所谓“存亡生死,其权仍操之我手”!因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能,而且刻不容缓!
—— 改编自严复的维新思想
材料四 在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该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民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成为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的“理论武器”。其结果只能是把人类兽性化,是人类社会的颓败,而不是真正的进步。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科技给西方科技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的作用。
(2)归纳材料二中胡锦涛讲话的主旨。
(3)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以来“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
2016-12-13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王朝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但那只是落日的余晖,很快就暗淡下去。反观西方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实力迅速增强。它们对内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摘自人教版必修一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三 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注:“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
——梁启超《释革》(1903年)
(1)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别造一新世界”。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

——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三二战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而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引发了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I

材料四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年12月14日)

请回答:

(1)分析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外交政策及意义。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4)据材料四,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

9 . 下面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一个不完整日录,请模仿第三单元的形式为第二单元设计一个探讨活动课名称,并为这样一个探讨活动课写一个摘要。
(要求:层次清晰,语言流畅)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7课 启蒙运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探究活动课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历史小论文
2016-11-2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高考冲刺卷(二)全国卷I文综历史卷

10 . 国家干预与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关系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家政策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当时运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有效动员和集中国家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陈先《九十纪行》

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安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有何变化?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会有何缺陷?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28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