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在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上台,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答下列小题

1.如图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结合当时形势分析该漫画,下列解析中,不正确的是(     
A.怪兽的五只头寓意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
B.被怪兽踩在脚下其内脏被吞食殆尽的人寓意德国被苛刻处置
C.此图反映了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
D.反映了战胜的协约国在处置战败国时团结一致
2.如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所说的话反映了美国人当时的心态
C.反映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人的远见卓识
3.二战爆发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指英、法)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但英、法仍然对德国心存侥幸,幻想德国人在战争打响后,会东侵苏联。三个‘小孩’分别是(     
A.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B.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C.卢森堡、荷兰、比利时D.西班牙、南斯拉夫、波兰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石油资源密切相关的有(     
①阿拉曼战役   ②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③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   ④中途岛海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二战中战场态势出现重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2024-03-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面四幅漫画,形象生动的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情况。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从图中你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用人失当问题
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引起了北宋天下大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2.其中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关键因素是上题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016-11-1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熏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不但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大家,而且流派纷呈。回答题
1.儒家追求创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以下言论体现了儒家这一主张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克己复礼”   ④“无为而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
3.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
4.4.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5.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6-11-21更新 | 8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