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乘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忽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帝(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田授,及其成也,不改……

——《魏书高祖本纪》

(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体现了商鞅变法哪项内容(     
A.废除井田B.奖励耕织C.重视商业D.奖励军功
(3)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B.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C.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D.将都城南迁至长安
(4)根据材料二的记载,可以看出促使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的主观原因是(     
A.加强自己的统治B.仰慕汉族文化C.促进经济发展D.加速民族交融
2023-11-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由开放到闭关,由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记?食货志》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
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
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新中国成立初,执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的内容是
A.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D.同各国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016-11-18更新 | 9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卷
3 . 一些史书文献和文学作品,都是重大改革的历史见证和补充说明。回答下面试题
1.《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 )
A.连坐法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
2.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 )
A.中庸和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3.“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 )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
2016-11-18更新 | 9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