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作者对当时社会所涂绘的阴影;不过他们所涂绘的阴影,有浓有淡而已”;史学家陈寅恪也倡导“文史互证”,一方面“以史证文”,另一方面“以文证史”。他们的观点实际强调的是
A.文学作品能反映时代的真实信息B.文学作品可作为特殊价值的史料
C.文学作品是最可信赖的一手史料D.历史文献是文学作品的原料宝库
2021-03-29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外交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2020-11-12更新 | 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欧洲十五讲》开篇说欧洲同源;雨果也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高一级的整体里。”材料强调的是
A.希望欧洲国家联合B.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历史文化
C.欧洲国家成立欧盟D.欧洲国家有相近的宗教信仰
4 .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更能反映出
A.中国商品具有贸易优势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C.闭关锁国政策不具有绝对性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6 .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似D.历史上关系紧密
2019-01-30更新 | 3155次组卷 | 35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
A.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
B.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D.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2017-08-12更新 | 981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D.反对洋务运动
2016-11-27更新 | 1302次组卷 | 37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新高考)-专题0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